发现青岛:为抢坊子煤矿德国人将胶济铁路拐了弯

2012-08-30 08:42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上世纪30年代的坊子煤矿



  

建成之初的潍县火车站



  修铁路、办工厂、建码头,德国人在青岛的计划进行得很顺利。但也有件事让他们很头疼,开工运输建设都得需要燃料,运费既高,海路又不安全,总不能光靠从外面进口吧。这时他们盯上了当时全国第三大煤矿——坊子煤矿。为了方便开采和运送坊子煤矿挖出的煤炭,他们更改了胶济铁路路线,专门绕了个弯过去,这才有了后来的“坊子火车站”。由一个坊子站可以看出德国人建设胶济铁路的用心。

  为抢坊子煤铁路拐个弯

  看当时的胶济铁路路线图会发现,上面有个明显的“失误”,一直顺畅的铁路线,忽然在潍县(今潍坊)处向东南绕了一个大弯,在约20公里处设置了一个站点叫坊子火车站。但这可不是个失误,而是德国人故意的。

  潍坊今朝文学院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胡一平研究胶济铁路十年有余,他对这段历史最熟悉。这就是德国人精明的地方啊。因为那个时候德国人已经占领了青岛,开始实施一系列的计划,但他们最缺乏燃料。后来打听到潍县城南有人在开煤矿挖煤,德国人派人过去打探一番发现。哎呦,这煤是真好啊,正是他们需要的工业用煤,而且储量非常大。

  发现了煤矿,德国人恨不得马上就能用,不过很快他们就头疼起来。胡一平说:“1898年,德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的同时也获得了修建胶济铁路和其沿线15公里内开矿的特权。凑巧的是,潍县城南的煤矿偏偏不在这15公里以内。”

  这可怎么办?面对着当时已经基本成形的胶济铁路路线图和煤矿,德国人为难了。“这事简单,把铁路绕个弯不就行了。”一位工程师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们。就这样,原本路线顺畅的胶济铁路到了潍县后忽然来了个大转弯,直接伸向煤矿地。现在这个弯已经没有了,胶济铁路也不再经过坊子,省了那块不该有的路段。但坊子火车站至今还保存完好,成为当地一处典型的德式建筑。

  将坊子站偷偷挪了地方

  设计好了路线图 ,德国人为了运煤方便,又想在附近专门建个火车站,勘探队员了解情况后给选了个地方,名字都取好了,叫“坊子火车站”。“之所以叫坊子火车站是因为那个地方原本是一条道路的路边,连个小村庄也没有,更没什么特殊建筑,只有个供行人吃饭的客店叫坊子店,德国人便采用了这两个字,还用德文写在了路边的志石上。”胡一平说。说起这个“坊子火车站”,胡一平说里面也有段有意思的传闻。

  其实原本德国人最初选定的坊子火车站是在宁家沟村南 ,消息一传出,宁家沟村民急了。因为那附近是村里的一块墓地,大家担心会“惊了先人、冲了风水”,但当时德国人就看准了这个地方,怎么办?后来村里刘家的几个富户商量了个办法,不能跟他们玩硬的就得来软的,几个人凑钱买通了当时负责修建铁路的一名德国工程师,让他改变位置。这位工程师也做得非常巧妙,他把铁路的路基向北移动了一华里,还把坊子站的位置向东移动了五华里。虽然挪动了位置,铁路的总里数却没有改变,所以并没有被发现。同时,勘探人员中有几个是本地人,他们和村民们一起把最初勘探时写着德文的那块志石也悄悄挪走了。就这样,虽然坊子火车站还叫坊子火车站,位置却已经改了,这件事堪称做得滴水不漏。

  将潍县炭改名为坊子煤

  说到坊子煤,这里面还有名堂。胡一平说:“其实这个名字还是德国人起的呢,他们最初看上的潍县城南的那个煤矿,所出的煤本名叫潍县炭。”这又是怎么回事?事情还得从清朝末年一位叫刘鸿儒的人说起。

  清朝末年,炭已经在山西一带广泛使用,但在刘鸿儒所住的宁家沟村,大家却并不知道这种东西的存在,依然过着砍柴做饭的日子。有一天,附近村民在挖水井,刘鸿儒跑过去看到,怎么从地里挖出来些黑色的石块,用手掂一掂,不沉也不硬 ,带回家研究发现,这些黑色的石块竟然可以烧火,而且火势特别旺。后来一些外地的铁匠闻讯而来,刘鸿儒从他们口中得知这种黑色石块的名字叫炭,可以烧铁打铁用,山西就有不少这样的煤矿。刘鸿儒像是捡到了个大宝贝,变卖家当后专门跑到山西的煤矿学习,不久便回到家乡开起了小煤矿。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不少人也慢慢加入到了挖煤队伍中。

  刘鸿儒开采的炭,不硬不重而且烧起来火势也大,慢慢便远近闻名,那个时候大家称这个地方为“炭庄”,这些远近闻名的炭叫“潍县炭”。潍县炭的发现让这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传统手工业发展最迅速。胡一平说:“当时织出的土布、铁打的马掌、做衣服用的顶针最有名,全国90%的顶针都是出自这里。”流传至今的一句谚语:三百小红炉、两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便是对当时这一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

  潍县炭已经在全国小有名气,德国人盯上这块“肥肉”后便加大了对这里的开采。但往外卖时他们又耍了个心眼,胡一平说:“在没有发现潍县炭之前,德国人所用的燃料全部都是从国外运来的,价格非常昂贵。在发现潍县炭后,他们又不想失去那部分利润,便将开采的煤矿重新取名叫‘坊子煤’,因为当时谁也不知道坊子究竟在哪里,还是充当国外的煤炭进行销售。这样花低成本便赚得了比以前还要多的利润。”

  至于为何取名要叫坊子煤?前面也提到过这个概念,是因为当年刘鸿儒的一名后代,在宁家沟村西南的一条古道旁边开了一家专门供行人吃饭住宿的客店,客店旁边有一块写着“方子石”的花岗石,他便将店名取了谐音“坊子店”。德国人来这里开采后,就是利用这个概念,又取名为“坊子煤”。解放之后,被最终确定叫坊子煤矿。潍县炭被德国人偷梁换柱成了“坊子煤”,之后坊子煤矿便在全国迅速打响。而潍县炭当时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在资金、经营等各方面都比不上德国人,所以刘鸿儒创下的潍县炭也就慢慢落寞了。

  山东人乘火车北上闯关东

  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贯通。人们对胶济铁路的感情也从最初的抵触到慢慢接受再到欢迎。查阅各种资料可以得到这样一组数字:1905年,胶济铁路的旅客为80.3万人,1913年为131.7万人,1921年为345.12万人,16年间增长了好几倍。

  在没有胶济铁路之前,胡一平说人们的出行是这样:“有两个人从青岛往济南运送400斤粮食,一个在前面拉、另一个在后面推。这一路上就算他们都不偷懒,等走到济南时,粮食也得被他们消耗掉80%,可想而知当时的运输多么困难。”那个时候,从青岛到济南需要十天的时间才可以。胶济铁路通车后,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变成了“12个小时”。

  到了20世纪一二十年代,山东旱灾、匪灾不断,尤其是1920年,山东饥荒更是突破了历史记录,很多人选择“闯关东 ”。根据当时的统计数据,到1916年,4.47万人由青岛去东北,到了1920年,青岛“闯关东”的农民已超过7.18万人。当时闯关东的方式除了沿海北上和陆路而行外,还有一条路径就是乘火车。

  因为胶济铁路通车后,1912年,津浦铁路天津至山东峄县段也全线通车。此后,胶济铁路、津浦铁路与1907年全线开通的京奉铁路连接。乘火车“闯关东”成了当时不少人的选择。据胶济铁路的统计,1927年平均每天从青岛前往东北的农民就有3000多人。

  让青岛经济迅速赶超烟台

  孙中山说过: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这句话在胶济铁路通车后三年便迅速体现出来了。在胶济铁路修建的同时,其他工业建设也在进行。根据《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铁路运营所需要的机车车辆都是拆卸成零件后运送过来的,到青岛后再重新安装,为此德国人专门找了个地方,招募和培训中国的五金匠、木匠等,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四方机车厂。同样,船坞工艺厂、啤酒厂、屠宰场等十几家工厂也都是在那个时期建设起来的。

  对胶济铁路的影响,青岛市档案局编辑研究处处长孙保锋这样描述:“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对青岛、山东乃至整个华北地区都有很大影响。同样是港口城市,在胶济铁路之前,在全国海关里面烟台是走在青岛之前的。但胶济铁路改变了这一状况,原先走烟台的之后都改成了走青岛,烟台的港口立即就衰落了。比如当时著名的草编之前从产区掖县沙河镇送往烟台再出口,铁路通车后,草编改成铁路运输,青岛取代烟台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草编输出港。”

  孙保锋对1907年这个年份印象深刻,“在1907年,青岛超过了烟台。”不仅如此,铁路的通车让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迅速流通起来,草编、花生、棉花不断输出。洋油、洋布、洋火不断输入。胶济铁路沿线城市因为通车带来商业繁荣,比如潍县的棉纱每年有六千吨经铁路运出 ;青岛的布匹、针线等通过铁路直接运往潍县,潍县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铁路沿线之前都种植烟草却因交通行销不便,通车后,潍县的二十里堡成为烟草的重要集散地,全国闻名。记者 宫岩(图片由胡一平提供)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