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刺绣作品找到创作者 由工艺美术大师设计

2012-10-03 07:3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曹秀华用家里的老式缝纫机向记者展示刺绣针法。



  “没想到44年后还能看到我们当年亲手绣制的作品。”今年67岁的曹秀华看到本报刊登的《开国大典》等刺绣作品后激动地说。原来,这几幅作品是青岛刺绣厂1968年为提前庆祝新中国成立20周年,由著名工艺美术大师苏伯群按照油画设计,十余名绣工分三班赶制4个月完成的作品,创新运用了包针、圆针、长短针等机制针法,为中国机绣开先河之作。

  44年后又见自己作品

  “记者同志 ,贵报刊登那几幅刺绣作品就是我们绣制的。”10月2日一大早,家住市场三路的曹秀华就打来电话,激动地告诉记者,她和其他老同事就是本报当天A9版刊登的《开国大典》等刺绣作品的制作者,希望向记者讲述一下制作这几幅作品时的故事。“感谢你们让我和我的那帮老同事老姐妹在时隔44年后又重新见到了我们当年亲手制作的刺绣作品。”2日中午,记者来到曹秀华家,她正戴着眼镜仔细端详着报纸上的照片,嘴里还念叨着,“除了留白的地方有些发黄,基本还是当年的样子。”

  曹秀华说,当天吃过早饭她在翻阅本报时,突然被几幅图片吸引住。“我当时还没注意看具体的报道内容,只觉得照片上的物件非常眼熟,很像我们厂当年出品的作品。”曹秀华说,她仔细阅读报道后得知,这几幅作品果然就是当年青岛刺绣厂的作品,而曹秀华本人就是当时参与制作的绣工之一。曹秀华说,自己的记忆一下子被拉回到44年前,回到老青岛刺绣厂的那个小二楼上,当时的人物、场景和发生的故事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回放出来,也让这位67岁的老太激动得眼含泪水。

  由工艺美术大师设计

  曹秀华告诉记者,老青岛刺绣厂成立于1954年,当时位于北京路“谦祥益”的旁边,而她自己是1966年在那里参加工作,工作之初就是一名普通的刺绣女工。1968年春天,老青岛刺绣厂接到市里下达的任务,要制作几幅精美的刺绣作品,为新中国成立20周年献礼。接到任务后,刺绣厂领导马上安排专人专门负责此事,经过仔细研究决定,要绣制以《开国大典》等为蓝图的刺绣作品。

  曹秀华说,刺绣作品不是照着油画或者图片进行简单的临摹,而是需要进行二次创作。作品由工艺美术大师苏伯群按照几幅著名油画设计创作,然后由样品组的刘桂兰、曲秀英等十余名绣工,负责将设计变成成品,其中有多名是工艺美术师。曹秀华一口气就说出了这十几个工人的名字,并告诉记者,这其中除了一位老同事现在已经离世外,其余的创作和制作者都还健在。

  三班倒日夜不停赶工

  曹秀华说,为了能在当年8月底前完成作品,当时这十余个绣工分成三班,相互轮替着日夜不停赶制作品。“当时都是用的那种脚踏式的老式绣花机,我们这些人都集中在工厂的那个小二楼上,日夜不停地赶工4个月,直到当年8月底三幅作品全部完成,期间没有休息过一天。”曹秀华说,当时大家的工作热情相当高涨,但难免也有困了乏了的时候,尤其是上夜班的姐妹们,打盹走神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

  曹秀华说,为了防止不耽误工期以及影响作品质量,每当困倦的时候,绣工们就开始唱歌。“就唱当时的‘流行歌曲’,都是爱国的,一边踩着绣花机踏板一边唱歌,后来发现这种方法不仅防困,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曹秀华笑着说,当时不少楼下经过的路人都非常好奇,不知道这二楼上整天在搞什么活动。

  中国机绣开先河之作

  “这几幅作品都是采用机绣完成的,就是那种单人操作的老式绣花机。”曹秀华说,可千万不要小看这机绣,老青岛刺绣厂可是全国机绣针法的发源地和创新地。老青岛刺绣厂的机绣针法结合了苏绣、顾绣、湘绣、粤绣四大名绣以及山东鲁绣的针法,结合绣花机的特点创新而成的新式刺绣方式。“机绣的代表特点是快,速度是手绣的20至30倍,另一个特点是精细,比手绣的针脚要均匀密实,呈现出的作品也就更精细。”曹秀华说。“你看这人物的发丝都是一根一根的,这是用的长短针针法绣成,这人物的面部是采用圆针绣法。”曹秀华说,老青岛刺绣厂的机绣作品在当时曾多次获得全国第一,而作为献礼作品的《开国大典》等这几幅作品又是老刺绣厂的代表作。“毫无疑问,这几幅作品是中国机绣的开先河之作。”曹秀华说。

  “没想到还能找到这几幅作品,太难得了太难得了。”91岁高龄的工艺美术大师苏伯群先生得知此事后,高兴地对记者说道,“几幅作品都是我当年设计的,耗费了不少心血,后来也不知道去哪了,没想到有市民找到它们了。”

  文/图 记者 景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