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难八方知青来帮忙 记者将重走"知青路"

2012-10-19 11:03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捐款捐物

一年回故地六趟捐款捐物支援小学


    “我是1968年下乡的,当时20岁,我不光参与下乡,而且还带头作报告演讲,宣传下乡。”今年已经65岁的马志耘依然激情澎湃,一提起当年上山下乡的经历,就好像又回到了当年上台演讲的时刻,一旦说起来就停不下来。

    “我当时是和12个人一起下乡的,地点是在诸城县的石桥子公社,其中还有两个华侨。”马志耘告诉记者,“有人在农村当起了‘赤脚医生’,我在农村当起了‘赤脚老师’,当时我们下乡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村里的人也非常尊重我们,因为我是高中毕业,所以村里就让我当学校的老师。”

    身体结实的马志耘白天劳动完,晚上还要给孩子上课,“当时老师太少了,所以我们就发明了一个方法,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一起上课,给一年级的布置完作业,接着给三年级、五年级的学生上课,因为孩子都没有作业本,我就拿出当时挣工分赚来的钱买作业本,晚上的时候因为没有电,需要煤油灯才能批作业,住到老乡的家里,点人家的煤油灯也不好意思,所以也靠自己的钱买灯油。”

    1977年,马志耘调回青岛后,先后担任了金门路小学、基隆路小学、燕儿岛路小学的副校长。“我现在也经常回到诸城农村看看,去年我去了六趟。”马志耘介绍,“我们给那边的希望工程捐款,还要请诸城山区的孩子来青岛参加夏令营,帮助那边的小学建设起了音乐教室、微机室、图书室,还捐助了很多桌椅板凳。”在诸城农村,留下了马志耘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也留下了她一生的期盼和希望。

千里寻亲

网站得到亲人线索从青海到青岛认亲


    “在网站上寻找故人、寻找知青的人非常多。”创办青岛知青网的江培科告诉记者,“有些找到了,还有很多没有找到的。”

    “我知道一个寻亲的事,非常感人,从青岛到青海的一个女孩,生下一个孩子后去世了,因为缺少通讯,孩子的父亲始终和青岛这边的家人联系不上,二十多年后,孩子长大上大学了,孩子的父亲又找了一个对象,但是这么多年的风言风语 ,让已经上大学的孩子开始偷偷在网上寻找自己在青岛的家人。”

    “因为在青岛知青网上的人非常多,这样的寻亲的帖子就被我们热心的知青注意到了,经过很长时间的联系,终于有了一丝的线索。”江培科介绍,“首先是青海那边的孩子首先找到了我,告诉我相关的信息,希望帮助他寻找家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青岛知青的帮助下,远在青海的孩子终于和青岛的家人联系上了,“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在青海的孩子直接赶到了青岛,想看看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不过,青海的孩子来到青岛的时候,家里就只剩下一个舅舅了,那个场面真是,没法说了。”江培科一时之间想不到形容的词汇,但是却让记者看到了亲人团聚时潸然泪下的感人场面,二十多年的分离,终究抵不过千里亲情的魂牵梦萦。记者 郭振亮(图片由被采访人提供)

重走“知青路”信报请您参与

    四万八千里的行程,跑遍全国近二十个大中城市,今年已经67岁的谭国庆开始了自己“寻找青岛知青”的梦幻之旅,“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那个时代的历史,我们应该将这些资料整理好,保存起来,让这一段历史更加丰富。”谭国庆介绍。

    跑遍小半个中国的谭国庆对于自己的行程结果十分满意,“全国的知青其实都是一家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到的地方虽然不一样,但是感觉是一样的,虽然不认识,但是一聊起来,大家总有讲不完的话题。”谭国庆介绍,“现在,我把这种行程作为人生的一种经历,经历过了,联系过了,对自己来说也是无怨无悔了。”

    就此,记者将和青岛知青一起重走“知青路”,亲身体会当年青岛知青的经历,亲眼目睹青岛知青给当地带来的变化,如果有青岛知青愿意跟记者一起重走“知青路”,可以拨打电话80889088参与报名。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知青 重走知青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