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0位青岛知青下乡昌邑 据了解,集体到农村生产队插队是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主要形式,占全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80%以上。插队知识青年每15人左右编为一组,插入生产队。青岛市知识青年主要到烟台、昌潍、临沂地区安置。其中,安排到烟台、昌潍两地区的有7万人,临沂地区3万人。至1975年,插队知识青年分布在烟台、昌潍、临沂三个地区的25个县、284个人民公社、1825个生产大队,主要安排在生产、收入较稳定的社队。在“知青点”实行集中食宿、集中学习、分散到生产队劳动的办法。1977年后,青岛不再跨地区安置,由动员单位在市郊各区县安置。1975年,在集体插队的“知青点”,规定按知识青年2%~5%的比例选派干部插队,插队干部原则上一年轮换一次,在当地党政机关统一领导下做下乡知识青年的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青岛市派出插队干部2657人,其中女干部577人,党员干部1843人。
但就潍坊昌邑来说,12万青岛知青中,约有3910人来到昌邑各城镇乡村安置落户,其中1968年一年,来到昌邑的青岛知青再加上其他地方的知青约有3961名,“我记得很清楚,是1968年的11月16日来到昌邑的,具体的地点是在昌邑夏店公社西高戈庄村。”今年已经63岁高龄的赵慧贞介绍说。
虽然是去昌邑,但是汽车到达的地点却是在夏店公社,“当时的路很难走,汽车开到夏店公社,根本没能继续往村里开了,人也太多了没办法送。”赵慧贞介绍说,“夏店距离我们分配的村庄还有8公里,我们走了一路问了一路,走到村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第2站山东潍坊昌邑市 据统计,青岛下乡到昌邑的知青约有3910人,由于交通闭塞,刚初中毕业满16周岁的赵慧贞经过近 200公里的车程再加上 8公里的步行,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来到将要扎根在这里的农村昌邑西高戈庄村,成为村里留守到最后的青岛知青,在此之前,跟赵慧贞一起来的知青通过考试、返城、参军 ,去东营 、滨州、昌邑工作的方式纷纷离开农村,记者10月22日重走“知青路”的第二站,就找到了这个留守农村到最后的青岛姑娘。
走 考学、返城、参军成主要去向 想起四十多年前的往事,赵慧贞依然是感慨万千。“从 1972年开始,很多人就开始安排工作了。”赵慧贞介绍说,“当时一个个地离开村里,但是我始终没能走成,只能说是认命了。”
据了解,下乡的青岛知青通过考试 、返城、参军,去东营、滨州、昌邑工作的方式纷纷离开农村,前往不同的目的地。据统计,1973年以前,青岛市上山下乡的2万多名知识青年中,考入大、中专院校的428人,参军的459人,招工就业的15428人,提为教师和干部的341人,4300余人在农村结婚安家。1974年后,国家每年下达招工指标,在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招工。1978年年底,青岛市在农村的知识青年为21056人。其中,回乡的2595人,在国营农林牧渔场的995人。1980年9月,中共青岛市委和市政府决定不再动员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在招工中优先安排农村插队、回乡知识青年就业,确实安排不了的收回青岛待业。一少部分1972年前下乡 ,已婚和超过招工年龄的,就近安排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工作。
从 1968年开始,到1979年,赵慧贞在西高戈庄村当了11年的农民,成为最后一个离开农村的青岛知青。“我们在西高戈庄村的青岛知青有十个 ,其中六个女的,四个男的,除了我以外,其他人要么回到青岛,要么分到了东营、滨州、潍坊一些地方就业,要么就是考学。”赵慧贞介绍说。
“我这个人啊,脑子里面没东西,一点立场都没有,别人说什么,我就听什么,本来坚持的事情,最后都变了味儿。”赵慧贞笑着评价自己,“知青在上次聚会的时候来了很多人,大家都老了,毕竟一晃过去了四十多年,一辈子,也就这样过来了。”
留 她第一个带头结了婚 说起当年留在农村的经历,赵慧贞呵呵地笑了起来,摇着头介绍说:“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毕竟是个小姑娘,想法单纯,什么都不懂,觉得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让赵慧贞生了一辈子气、上了一辈子火的就是跟她一起到西高戈村的知青高晓兰(化名)。
“当时都怪她,是她劝我留在村里的,也是她给我找的对象。”赵慧贞半开玩笑地介绍说,“当时大队的书记、周围的人都在撮合我跟我现在的老伴,我就是不答应,人长得又不帅,为什么要跟他啊”。当时赵慧贞发出狠话,在村里嫁给谁都行,就是不嫁给小眼的人。
“谁知道人家不听,继续过来找我,送给我小竹篓、小竹筐,编得很漂亮,当时就这样过了小半年的时间,最后就心动了,觉得凑合着也行,毕竟有一门手艺,好歹是个木工。”赵慧贞越说越笑得厉害,“也跟家里说了,家里的意思还是看我的意见,尊重我的想法。”
跟现在的老伴认识半年之后,赵慧贞在周围人的撮合下登记结了婚。“当时我梳着一个大辫子,没有剪去,一直留到腰的位置,当时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看我,说是来了个大辫子,长得真好看。”赵慧贞介绍说。
“在跟老伴结婚之前,当时我也听说要安排工作的事情了,很多知青也都谈了对象,如果要安排工作,就不能在当地结婚,我当时反而第一个带头结了婚,现在来看,倒是有点后悔了。”赵慧贞笑着说,“不过再回想一下,其实老伴还是比较实在的,如果我回到青岛找一个,说不定性格脾气还合不来呢,从一开始的凑合,到现在凑合到最后了。”
忆 常回青岛看看,知青聚会越聚越少 现在已经将一儿一女抚养成人的赵慧贞,已经开始享受天伦之乐,“两个孩子的生活还比较顺利,都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现在平时没事唱唱歌跳跳舞,锻炼一下身体,帮孩子照顾一下孙子,也挺好的。”赵慧贞告诉记者。
1979年,赵慧贞夫妇被安排在当地的地毯厂工作,这样一工作就是22年,当了十多年的农民,二十多年的工人,2001年退休后,一直到现在经常参加老年活动,“今天上午我还去参加了歌唱比赛,明天要去跳舞,扭秧歌,给人家的喜事添加喜庆。”
“不过,我还是觉得青岛好,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回青岛定居。”赵慧贞笑着提出了自己的期望,“我家就在湛山附近,走着就可以到海边去,在海边捡小蟹子、捡波螺(海螺)、洗海澡,童年很有意思。”赵慧贞介绍说,青岛知青回家的欲望在刚到农村的时候,表现得就非常明显。“当时我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探亲的机会,从昌邑汽车站往青岛走的时候,车上一共是32个人,其中31个是青岛知青。”
“最近我也经常回家看看,家里还有一个84岁的老父亲,还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正好下个月中旬赶上昌邑知青下乡周年纪念,忙碌一生的赵慧贞将再次踏上回家探亲的路,“提前几天回去,一个是看看老父亲,一个就是为了知青的聚会,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现在再不聚会,以后可能真是越聚越少了。”赵慧贞感慨地说。
回 再次回昌邑农村办学校 跟赵慧贞不同的是,昌邑饮马公社西北大队的戴静娴,她的人生格言是:一个人的生活道路一旦选定,就应该勇敢地、坚定地走到底。
戴静娴,女,1952年6月出生,毕业于青岛市第十五中学,1968年11月下乡到昌邑县饮马公社西北大队,退休前在昌邑市饮马镇教育管理中心工作。“我现在在青岛,因为家里出了变故,所以就赶回来了,请您谅解。”10月23日,记者联系上正在青岛的戴静娴,沧桑的嗓音诉说着几天来的憔悴。
“我印象中的戴静娴是一个小学老师,当时我是在下乡三年后分到了东营,从事文化部门的工作,工作了七八年之后就调回青岛来了。”在青岛从事新闻媒体工作退休的何其锐介绍说,“戴静娴就跟赵慧贞一样,算是留守到农村最后的,当时很多人都留在了昌邑,一部分人能回青岛,大部分人就回不来了,不过戴静娴退休之后,曾经回到过青岛,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农村。”
“农村里面缺少幼儿园,戴静娴就在退休之后办起了幼儿园,当时初中都很少有一台钢琴,戴静娴就在幼儿园里面弄了一台钢琴,教育孩子,很不容易。”何其锐告诉记者。文/图 记者 郭振亮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