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改革须走出“济富不济贫”的怪圈

2012-11-26 07:4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住房公积金的设计初衷是“高收入者不补贴,中低收入者较少补贴,最低收入者较多补贴”,从而让普通职工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买得起房。当公积金异化为“富人基金”,沦为少数人的“提款机”,显然有悖制度初衷和社会公平,亟待反思和解决。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同样体现在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上。记者对青岛多个行业调查发现,有的单位为其员工一个月缴存五六千元,有的单位则只有一两百元 ,不同行业之间公积金缴存额度相差70倍 。“缴得少用不起、缴得多有富余”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报11月25日A3版报道)

  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公积金的设计初衷是“高收入者不补贴,中低收入者较少补贴,最低收入者较多补贴”,从而让普通职工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买得起房、住得上房。但在现行制度安排下,却陷入了“济富不济贫”怪圈。

  收入越高受益越大,收入越低受益越小,这样的公积金“倒挂”非但不能起到调节收入分配 、保障弱势群体的作用,反而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当公积金异化为“富人基金”,沦为少数人的“提款机”,显然有悖制度初衷和社会公平,亟待反思和解决。

  其一,要控高提低,走向全覆盖。作为一种政策性的购房支持,住房公积金应更多地为中低收入阶层“雪中送炭”。当前,亟待在“限高保低”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控高提低”,缩小缴存差距。一方面,明确上限,取消“超过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工资12%的部分计征个税”的口子。这一规定看似打击了利用公积金避税的行为,却给垄断行业高收入开辟了“后门”。同时,提高下限,扩大覆盖范围,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让进城务工人员、企业临时工、自由职业者等也能享受到住房公积金。

  其二,高存低贷,增强福利性。公积金“劫贫济富”的另一个表现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一样缴存,但由于没有能力贷款,享受不到低息贷款优惠,却遭受低息存款损失。有学者指出,需要打破目前“低存低贷”的利率规则,实行“高存低贷”的规则,即公积金存款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要低于银行贷款利率。这样一来,低收入者即使不贷款也不会产生利息损失,同时也堵上了拿低收入者利息损失补偿高收入贷款者的漏洞。

  其三,现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是1999年颁布实施的,如今距离2002年修订也过去了 10年,期间暴露出的问题,亟待二次修订完善。比如,条例只规定了“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罚则,却没有涉及多缴公积金行为,这无疑给了一些垄断企业擅自提高缴存比例的底气。今年,住建部已经启动《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次修订的前期工作,唯有强化对监管的制度化约束,提高违规法律成本,才能规范公积金制度,避免其沦为变相福利。张枫逸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宝中]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

商讯

公告>

楼市动态

更多

频道推荐

山东 | 青岛

互动

社区 |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