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面对没有完成的“财政支出任务”,年底“突击花钱”再引争议。业内人士指出,巨额的年底支出并非“突击花钱”,有些实为集中支付,但群众质疑仍无法平息。对此,相关专家指出,群众质疑的背后,实质上是不透明的财政支出和不够细化的预算。
巨额资金待支引热议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1到10月份,全国财政支出92736亿元,而预计全年的财政支出为124300亿元,在年底两个月中,有超过3.1万亿元待支。如果考虑到2011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额超过预算额的 9% ,那么年底支出的钱可能会更多。消息一出,引来百姓一片质疑。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群众都担心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到年底会突击花钱,“不怕花钱,就怕浪费纳税人的钱”。一位基层政府机关办公室人员告诉记者,由于今年的招待经费没用完,为了防止明年招待费用被削减,近期正忙着花钱。
现行预算体制导致
对于“突击花钱”的质疑,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告诉记者,我们不能否认有些部门存在“突击花钱”的行为,但是两月开支三万亿元,应该被称为“集中支付”,这是由我们的预算体制决定的。
据了解,我国的预算执行基本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又分为人员工资和公务经费。一般而言,人员工资是每月比较固定的支出,公务经费和项目支出则有可能出现月度不均衡,像工程款项支付、专项采购等基本上都会放到年底支付。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斌表示,之所以很多款项会到年底支付,与预算周期和自然年的不同期也有关。此外,专家指出,造成年底集中支付还和我国的预算方法有关。如果当年的财政开支没有用完,第二年的财政预算就可能会减少,这样一来,单位并没有足够动力去节约经费。
预算须细化且见“阳光”
数据显示,政府支出中年底集中支付的比例在不断缩小。从2008年到2011年12月份开支全年支出占比为26.8%下降到18.6%。2012年1到10月份,财政支出已完成了预算的83.5%,今年12月份开支比重恐将进一步降低。
人们对“突击花钱”的质疑,本质上是对财政支出合理性的信任危机。对此,多位专家认为,要想规避“突击花钱”,减少公众质疑,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收支体制的监管、细化预算项目以及加强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据新华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曹海霞]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