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山后韭菜在地里撒好种后,再撒上豆粕,进行喂养 。(资料图片)
如今,刘明已经把四叶参事业干得有声有色。(照片由本人提供)
老布在莱西的山头上,还养了很多羊。
老布养的笨鸡在山头上随处可见。
塑化剂、农药残留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绝大数人在抱怨,只有少数人想着去改变。拿什么拯救我们的餐桌 ,怎么去拯救?近年来,在平度 、崂山、黄岛等地 ,涌现出十几家生态庄园 ,他们以“拯救餐桌”为目的,以顺应自然、提供原生态农产品为目标,在属于自己的山头上辛勤耕耘。因为缺乏经验、对市场预计不足等原因,不少庄主仍处于亏损状态。不过,在市民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这些庄主们信心满满。
生态庄园庄主:老布
“占山为王”,饲养千只绿色鸡 “一个理念的辛勤经营,一个男人的执着追求,愿景在心,路在脚下。”这是老布博客的心情签名 。老布原生态庄园庄主老布 ,是黄岛黄山经济区沙沟村喜鹊山脉一个山头的“山大王”。“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后来在城里住了20多年,一直想重新‘归居田园’。”老布说,当庄主的念头由来已久,转化为现实则大不易。
“2009年,我终于下定决心,辞职做起了农场主,不过首战便遭到惨痛的损失。”老布说,当时他在莱西一个村边承包了一大片废弃的厂房,一口气养了3万只野鸡。“由于我承包的地方离村子较近,再加上没有经验,市场也没有那么大,养的野鸡没卖出去多少,反而病死了许多。有一次很多鸡同时染上了鸡瘟,五六千只野鸡死掉了”。一只野鸡的成本得三十多元,加上其他损失,一年下来,老布损失了六七十万元。
后来,老布看上了这个山头。“这里远离村落,是真正的深山幽林。”老布说。找到了合适的“水帘洞”,老布开始认真搭建属于自己的“花果山”。“由于前期亏损比较大,我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投了,之前曾建过专卖店,雇过专门的销售团队,最后只能将店关掉,销售团队也解散了,现在剩下我一个人做销售。”老布说。
“几经波折,我算是学聪明了,根据市场需求的量去养殖。野鸡不好养,我慢慢换成了肉质更好一些的笨鸡。”老布的庄园现在有1000多只笨鸡、300多只鹅鸭、10只黑猪、50多只羊。尽管是冬天 ,在老布的山头,还是一派热闹的景象,鸡鸭鹅漫山遍野地散步吃食,老母鸡带着一群唧唧、唧唧叫着的小鸡,让人顿感温馨。
目前,这些鸡鸭一个月给老布带来的收入在1万元左右。“碰到节日的时候多一些,平时会少一些。”老布说,这些收入要支付4个工人的工资,支付送货的油费,还有粮食、基础设施的投入,几乎没有盈余,甚至还要倒贴。“目前对我来说,最大的还是精神财富。有次,一只鸭子不见了,整整失踪了20多天 ,后来,它带着十几只小鸭子出现了。我高兴极了,拍下了这群小鸭子的生长过程。”老布最大的爱好,就是拍下山庄里的最新景象,发微博给粉丝们欣赏。“这些粉丝大都是我的客户,他们购买我的产品后,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进而成了朋友。”老布说。
“食品行业是良心行业,得有起码的底线,像我们这种原生态的农业和养殖,前景一定很美好,尽管路途艰难。”老布信心满满地说,他已想好了未来十年的规划。“市场大了就盈利了,我要用赚的钱在山里修建一些小木屋和石头路,但尽量保证自然不被破坏。”
生态庄园庄主:张庆涛
弃商种韭菜,寻找从前的味道 莱西市孙受镇董家山后村山后人家农庄的庄主张庆涛今年只有31岁,手中的庄园已经达到了1500亩的规模。
“我原来是做手机生意的,通过这赚到了第一桶金。”张庆涛说,他是对吃比较在乎的人,但却发现越来越吃不到好东西。“有次母亲来城里看我,请她吃饭的时候,她说现在的饭菜没有以前的味道了。”
母亲的话让张庆涛沉思良久:现在的农作物,为了提高产量,大肆使用农药、化肥,使农作物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如果投资一个项目,使农作物找回原来的味道,这个项目肯定大有可为。2005年,他将手机店转出,在莱西承包了200亩土地。
对农事一无所知的城里人,要承包土地当一个农民,而且投入巨大,很多人为他捏把汗。“不过,项目一开始蛮顺利的,前两年都有钱赚,看到形势大好,我又包了300亩土地,种值优质蔬菜,土地规模达到了500亩。”张庆涛说,好景不长,很快他就碰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把前几年赚的钱全赔进去了。
为了找到失败的原因,张庆涛2009年休息了一年,四处考察。“后来我发现,自己之所以失败,主要就是没有品牌,盲目上规模所致。”2010年,张庆涛找朋友筹集了一笔钱,重新踏上建庄园之路。
“韭菜喂有机乳不新鲜,新鲜的是喂豆粕、喝泉水。基地专设一排煮豆大锅,200亩山后韭菜全靠他们。高处防虫灯,低处黏虫板,每畦韭菜的地头都有一盆糖醋液,让韭菜每天听着音乐快乐成长。”张庆涛说,借助2010年的毒韭菜事件,他的韭菜顺利推广出去,并创出了“山后人家”的品牌。
张庆涛说,一般的韭菜一年收割三四茬,他的韭菜一年只收割一茬。他说,山后韭菜只有经过休养、回茬、休眠,营养才会全部聚集至根部,把干韭叶全部清除后,盖上高温大棚,让韭菜重新生长,这样的山后韭菜才能挥发出它的美味。
山后韭菜取得成功后,张庆涛又开始养猪、养鸡、养鹅、养牛、养鹿,他专门种植板蓝根、金银花、大青叶等中草药,供动物啃食,这样可以提高动物们的免疫力,产生的粪便用作堆肥,使整个农庄得到更有效的生态循环。
张庆涛的韭菜卖得很贵,68元一斤,但农庄仍然处于微利的状态。“2010年赚了13万元,2011年赚了29万元。”张庆涛说,这与1700万元的投入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他明白,要干就得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未来5年里,我跟合伙人计划投入1.5个亿,将1500亩农场搞起来,不为别的,就算是为了我们的梦想,也得坚持下去。”
■分析
买家主要是白领以上阶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或者机构到城市郊区租赁面积不等的土地,种植“原生态”的各种蔬菜。“这是一种潮流,城里的人和公司有资金实力,懂得规模化的运作,加上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一股餐桌上的自救运动开始渐渐兴起。”青岛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博士张宗强说。
记者了解到,青建、即发、凡夫子等企业就在即墨等地修建了自己的农庄。不过,青岛的生态农场行业仅处于起步阶段。据粗略统计,目前青岛的生态农场数量不过十几家,起步时间普遍较晚,运营模式也较为简单,目前多处于亏损或者不赚钱的状态。在国外,生态农庄到处都是,运营模式也多种多样。
记者在一家庄园看到,笨鸡(宰杀后真空包装)45元/斤,笨鸡蛋22元/斤,黑猪肉58元/斤,这个价格,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令人望而生畏。“来我这的客户主要是白领以上的阶层。”一位庄园主坦言。
“量上不去,价格肯定下不来,为了让我们的产品摆上更多市民的餐桌,我们目前正在以合作社的方式扩大规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产品,降低价格。”张庆涛说。
“目前,青岛的山庄除了个别的企业山庄之外,大多数没有形成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仅仅依靠产品销售走路,可能难以支撑整个山庄的发展。”青岛市供应商商会执行会长赵毅说,目前有一些山庄已经开始为会员提供授课、休闲活动,还有的山庄提供马术和垂钓等休闲服务,并且客房等配套设施齐全。
“以一条产业链的价值,拉动整个农庄的升值,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岛市市场研究会会长尹焕三认为。记者 肖良华 杨冰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