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很忙,车企更忙,忙着设新厂,扩产能,抢市场;车商很愁,量难上,价还降,关键是库存堆满停车场。“微增长”时代下的车企表象就是这么分裂 ,一来这个全球最大车市不能放弃,得长远布局,但增速下滑,库存积压,又使得扩产显得很没有必要,这或许就是从“井喷”到“微增长”的阵痛,不管怎样,车企车商都得跨过这个坎。当然,“微增长”给今年车市带来的连锁反应还有很多,库存一上去了,价格就得下来,尤其豪华车,降起来是真“豪爽”。另外,车市“微增长”与大城市限购给自主品牌带来很多困难,而日系车受钓鱼岛事件的影响,从9月份以来销量降了不少,这两大车系也是不容忽略的。
印象一 合资车企“圈地”建厂
点题:在2020年,中国汽车年销量将达到5000万辆,每个汽车厂家都豪迈地表示:几年之后,自己的产能和销量将达到100万或200万辆,为达到这个目标,汽车厂家各地建厂。
描摹: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汽车厂商至少开建了12家新厂,其中长安福特有 3家,真正成了“扩产王 ”,而其他如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也没闲着 ,同在6月设新工厂,另外,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华晨宝马 、东风本田 、上汽通用五菱等也都在全国各处“圈地”建厂。
解析:欧洲遭遇债务危机,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同样不景气,中国这块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的汽车厂家必争之地,要想在中国立足必须有充沛的产能,因此2012年的“圈地建厂热”格外明显。
基于不同的战略考虑,每个厂家投资建新厂的目的有所不同,像北京现代第三工厂、东风悦达起亚盐城第三工厂、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的兴建,都是为了满足新产品的生产需求,等到供不应求再建厂恐怕为时已晚。而像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日产这些品牌则力求异地建厂,比如一汽大众的成都、佛山工厂,上海大众新疆工厂,都是为了贯彻南下战略和西部战略,将这两块区域市场收入囊中;东风日产则北上大连建厂,力图在北方更有优势。不得不说,这是相当有战略意义的举动。
不过,如此疯狂的新厂扩张背后,是很大的隐忧。根据推算,到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未来还可能达到5000万辆。记者则认为,中国城市的交通如此堵,限购区域不断扩张,甭说5000万辆,就算几年后能否达到3000万辆,恐怕都颇有难度。
急速扩产结果显而易见,合资车型价格下压,自主品牌必须尽快突破瓶颈;经销商利润难以保证,大集团兼并实力弱小的4S店势在必行;产能过剩,将导致强者愈强,弱者则要承受产能过剩带来的压力。的确,车市就是这么一个残酷的战场。
印象二 库存!库存!
点题:“我们库存系数大约在1:3,也就是库存车就可以卖3个月,一辆车得占用几十万元的现金,你可以想想我的压力有多大”,一位岛城豪华车经销商表示。
描摹: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今年前10个月 ,全国车市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54,平均库存超过1.5个月的经销商超过85%,近半数经销商平均库存超过2.5个月 ,而岛城部分车商的库存车无处安放,甚至租借体育场旁的空地来存放。按照国际汽车行业的惯例,如果库存在0.8至1.2个月 ,说明库存处在合理范围 ;库存大于2个月 ,资金链就已经比较危险。
解析:在消费者眼里,库存恐怕不算是值得关心的数据;但在经销商眼里,库存则是一个相当关键的数字,它就像一个蓄水池,如果水池长期干涸,那就无法满足消费者提车,经销商自然只能提高“水价”,保证每瓢水的利润;如果水池水位太高,那就随时有冲垮池壁的危险,必须甩卖保安全,之于消费者来说,这直接关系到优惠程度的多少。不过,除非有特别情况,厂家和经销商都会做出精确计算,小心呵护“蓄水池”的安全状态,平稳地赚取利润。
天有不测风云,发展急速的中国车市也时常出现波浪,今年车市的库存系数普遍偏高,这证明厂家对市场预计比较乐观,而市场回馈给厂家和经销商的,却是无奈的不温不火,好在合资厂手段老道,对库存的把控能力很强,所以尚未造成很大风险;自主品牌和进口车就不行了,或许自主品牌还有些稚嫩,对库存的把控能力略弱,经常有些车型就生产过剩,不得不将库存车压给经销商卖;而进口车库存系数更高,这主要受欧债危机影响,不少原本属于欧洲的销售任务,压到了中国市场,弄得豪华车经销商很是被动,频频降价冲量。
如何降低库存带来的风险?其实自主品牌和进口品牌都应该学学合资车企,凡事儿看长远,要不然损害了经销商的利益,以后谁给你卖车?在2012年,库存过高成为汽车经销商头上的“紧箍咒”。供图/东方IC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