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粉、着色、相互对望、偶尔握着对方的手取暖……从12月初,这样的场景就在崂山深处一座老君庙前上演,杜冬冬和妻子郑相君站在两米高的脚手架上,为这座古老建筑做装饰。很难想像,他们都是听不见声音、说不出话的聋哑人。18日,记者来到王哥庄街道,见到了这两位想将“青岛特色”推荐到世界的夫妻。
老君庙墙上绘七彩祥云 18日,雪中崂山,崂山区会场社区的杜冬冬和妻子郑相君来到半山腰的老君庙,勾图样、着色彩……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七彩祥云壁画在老君庙的外墙上诞生。29岁的杜冬冬先天性聋哑,一级残疾;33岁的郑相君自幼因病失去听力。记者与他们的交流,只能依靠杜冬冬的老师臧利琴完成。
在杜冬冬的家里,放着走访了十几个老庙积累下的壁画图案,草图已经被翻得皱皱巴巴。“先量庙的尺寸 ,再设计图纸,然后画。”杜冬冬比划着彩绘的过程,八个小时,他们可以完成15平方米的彩绘画,赚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为信誉夜行百余公里送货 郑相君2006年到青岛胶南大画院学习油画时,与杜冬冬一见钟情,认识两个月就结婚了。对于小两口来说 ,这次闪婚是命中注定的。
随后,夫妻俩开办了一间小工作室,主要设计制作销售民间工艺品和承接墙绘业务。创业是艰难的,杜冬冬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承接制作300个布老虎的任务。因为没有经验,直到最后一刻才完成任务。“2009年12月31日晚上8点,我骑着摩托车跑了100多公里,把‘老虎’送到延安路上的客户那里。”冬冬比划着说,支持他这么做的,就是信誉。这次经历,让他们掘到了第一桶金。
“东东吉尼”想开到国外 “我们现在有8个品种16个系列的工艺品,包括彩绘、刺绣、泥老虎等。”杜冬冬说,他们的产品都带有青岛特色,想从事青岛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生产销售。
握着妻子的手,杜冬冬努力咬着字,希望记者能听清:“我们的店叫东东吉尼。”“东东”是两人做的东西,“吉尼”是“吉尼斯纪录。“想让世界都看到咱青岛的特色,看到咱们的文化,我们崂山会场社区的景色。”臧利琴转述说。
文/图 记者 周晓荷 本报通讯员 董强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