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青年”——18岁赴青海支援边疆 1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李沧区李村街道中崂路
袁玉盛老人的家中,一张充满微笑的面庞、慈祥和蔼,是袁玉盛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据了解,袁玉盛今年73岁,是老青岛人 。1958年,刚满18岁的她响应国家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来到位于柴达木盆地的青海海西州工作。
“当时刚从护校毕业,也没想过太多,就是凭着一腔热血就跟随大部队去了青海,也没想到会在那里一下子生活30年。”袁玉盛告诉记者,刚到那里时她是做护士,主要负责照顾当地病人。据介绍,海西州海拔近 3000米 ,习惯了在平原生活的袁玉盛刚到青海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高原反应,经常缺氧头疼得厉害,嘴唇发紫。此外,因当地都是牧民,居住地偏僻分散,一旦遇到有病人求救 ,救护人员就要骑着马或骆驼去施救 ,经常一走就是几十里山路。不过对于工作的辛苦,袁玉盛从没有放在心上,总是冲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尤为令袁玉盛感到幸福的是,她在青海遇到了她一生的伴侣——当时也在青海工作当军医的伊登生。爱情的种子在两个年轻人心里萌发,之后两人在当地结婚,并生育了5个子女。生育之后的袁玉盛工作更为辛苦,经常是一边细心照顾着病人 ,一边抚育着年幼的儿女、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工作,就这样一直坚持了30年,直到1988年退休,袁玉盛才和丈夫从青海返回青岛老家定居。
好妻子——伴丈夫崂山深处义务开诊 退休回家年的伊登生和袁玉盛夫妇也没有闲下来,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得知崂山深处的黄山口村没有诊所,村民就医困难的消息后,伊登生和袁玉盛商量,要到村里开一个诊所给村民看病,这得到了袁玉盛的大力支持。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不过当时老伴都没用我操心,都是他一个人操办的。”袁玉盛回忆说,当年建诊所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资金,老两口将退休金全部拿出来,又找儿女要了一部分后,终于凑够了钱在大山深处开起了诊所。于是,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崂山深处的村民经常可以看到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背着药箱行走在泥泞崎岖的山路上给村民看病的感人一幕。
据介绍,伊登生和袁玉盛开办诊所并不是为了挣钱,他们卖给村民的药都是平价进平价出,从来不加价售药,也不收取出诊费,对于孤、寡、残、障、贫的村民以及学生,老两口更是一分钱药费、出诊费也不收取 。两人的到来,彻底改写了这个交通不便、素来缺医少药的山村的历史,村民有了头疼脑热再也不用到几十里外就医了。
“我俩都有退休金,儿女们也都很孝顺,生活花销足够用了,如果为挣钱,没必要到那么个穷山村开诊所。”袁玉盛说,这个诊所开了有七八年,后来因为自己年龄大了,得了白内障,眼睛看不清东西,没有办法给病人打针,两人这才安心回家养老。不过即便如此,山村里的村民得病之后 ,还是宁愿跑到李沧来找他们看病。据了解,当初夫妻两人不忍耗费心血盖起来的小诊所被荒废 ,后将小诊所捐给了村里当做幼儿园。
“去年我父亲去世的消息传到黄山口村后,很多村民都哭倒在地上 ,见到这种场面我感觉我父母的辛苦真是值了。”袁玉盛的三女儿伊小可对父母的行为非常钦佩。据了解,袁玉盛的丈夫伊登生是以省厅级干部身份离休,袁玉盛也是以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的身份退休,两人回到青岛后,可以享受医疗费用报销等政策,但夫妻两人回青20多年来从没找政府报销过一分钱医药费。在2012年因病去世前,伊登生还嘱咐老伴,让其不要给组织上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