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母亲——陪残疾女儿步入大学 据了解,
袁玉盛的小女儿
伊建萍1974年出生在青海,因早产加上高原缺氧,使得她的脑部发育不良,患上了脑瘫,造成肢体一级残疾。伊建萍9岁时,袁玉盛想将她送到一家小学,让她做一名旁听生。但是当校领导看到小建萍四肢无法自由支配,时不时就会抽搐,话更是说不清楚时,拒绝了袁玉盛的请求,校领导的话更是让小建萍丧失了去学校念书的信心。
为了让小建萍不成为废人,袁玉盛买来书本当起了女儿的启蒙老师,教女儿念书写字,后来又买了收音机,让她了解外面的世界。在她的辛苦培养教育下,2005年女儿伊建萍考取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该学院在青岛设有教学点,伊建萍可以不出青岛市区就能接受大学教育。
上学是伊建萍一直以来未了的心愿,但身体残疾的她无法一个人坐车去上学,为了满足女儿的心愿,袁玉盛全然不顾自己年逾六旬并患有白内障的现实,每天早起晚归陪女儿走上求学之路。学校离家远,袁玉盛每天早上都要早起为家人做好早餐以及母女要带的午饭,无论晴天还是刮风下雨 ,上学路上总能看见袁玉盛艰难地带着女儿乘公交车的情景,由于袁玉盛的陪伴,伊建萍从未落下一节课,也从未迟到过一次。在课间,袁玉盛总是心疼地给女儿放松、活动身体,午饭时还要为女儿喂饭、喂水,伺候上厕所。
在袁玉盛的陪伴下,女儿伊建萍在校期间表现优秀,获评2006年度山东省唯一的优秀学员,还有50多篇文学作品发表在媒体上,成为残疾青年的励志楷模。
“萍萍是我生的,我要为她的一生负责,不能因为她有残疾就为社会增加负担。我们能做到的一定要自己去做,因为社会上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帮助 。”袁玉盛现在经常拿出伊建萍的各种获奖证书来擦拭,因为这些证书证明了自己的女儿不是废人,她为女儿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袁玉盛的培养下,伊建萍不仅没有成为社会的负担,反而怀着一颗善良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经常将自己用艰难写作换来的稿费捐献给社会,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捐出1000元、玉树地震后又将自己所获得的“
感动青岛”奖金捐出……多年来,在袁玉盛的教导下,伊建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多次获得“残疾人自强模范”、“李沧区十佳青年”称号,2009年更是获评2008年度“感动青岛”十佳人物称号。
好女儿——悉心照顾九旬母亲多年 丈夫一心专注于治病救人无暇顾家 ,性格开朗的袁玉盛多年来一直是整个家里的主心骨,大事小事都要靠她张罗。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袁玉盛的母亲已经90多岁,一直由她照顾,多年来,每天早晨都是袁玉盛照顾母亲起床、穿衣、喂饭、洗头、擦背。每到吃饭时,袁玉盛也总是先把饭端到母亲跟前,看母亲吃得可口她才吃饭。
“俺妈毕竟90多岁了,难免有病痛 ,老人身体不允许,都是我在家照顾她。”袁玉盛介绍说,作为资深的医务工作者,她都是亲力亲为给老母亲打针看护。
据了解,有两次袁玉盛老母亲的病情比较严重,但在她的悉心照料下,都奇迹般地完全康复了。1996年,袁玉盛的母亲犯了类风湿,腿肿得下不了床,袁玉盛的丈夫就给老人开了中药并配合扎针治疗腿 ,一天需用中药洗三次,一直持续了半年多,这期间,袁玉盛天天给母亲泡腿 、洗腿,一天也没落下。2002年,老母亲突发脑血栓,半身瘫痪,袁玉盛一直在母亲的床前守候了一个多礼拜,在中药针灸治疗和她的细心调理下,老母亲同样完全康复,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1月21日下午,见记者来采访,袁玉盛的母亲从床上坐了起来 ,“俺这个女儿真是孝顺,没有她的照顾我这个老太婆早就没了。”提起女儿的孝顺,袁玉盛的老母亲很是感慨。在袁玉盛的影响下,伊家的每个子女都很孝顺,每个周末都会回家陪老人团聚,即便在外地的,也会每周给家里打电话问安。“孝顺”这个词,已根植于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