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基金能否杜绝“等钱救命”?

2013-03-03 09:24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 本报记者 贾瑞君 吴允波  魏 然

  国务院最近下发的《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我国将在省市两级分级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消息一出,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们的热议。

  全国政协委员、福州市第二医院副院长林绍彬告诉记者,现在一些需要急救的病人往往因为身份不明,或者没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等原因,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此类“等钱救命”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次次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冲击着社会脆弱的道德底线。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赵家军介绍,一些无主病人或弱势群体在医院得到治疗后,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支付费用。那些不能支付的费用,医院只能内部消化,做“呆账处理”挂起来。长此以往,巨额的医疗欠费,让很多医院都吃不消。10多年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省立医院的职工曾捐款5万元成立了类似的爱心救助基金,但是由于没有后续来源,这项基金不到半年就用光了。

  “不能让患者‘等钱救命’,但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公共财政作保障。”赵家军认为,只有在各级财政的强力支持下,才能保证医疗应急救助基金的生命力,此次国家出台意见成立专门基金,等于给医院和等钱救命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将大大缓解双方的压力,解决弱势人群的特殊困难。

  但救助基金的设立能否杜绝“等钱救命”现象?赵家军表示,现在下肯定的结论还为时过早,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卫生、财政、医疗机构等相关各方合力统筹,各司其职,共同筹划好应急救助机制和基金设立的细节问题。

  林绍彬说,对医院而言,在当前医保制度还不能全面统一的前提下,最担心费用被拖欠。“这一问题的背后,凸显了当前我国医保政策存在的弊端。如果政府要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统一的全民医保,政府和医院间实现费用结算,而不是现在的个人和医院间的结算。”林绍彬认为,此次出台的疾病应急救治制度只是一个应急措施,从长远来看,最终还是要解决好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之间的衔接问题。由于三种医保制度规则不同,目前相互间无法衔接。因此他建议,将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进行整合,建立城乡居民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按参保对象的经济水平和医疗需求设定不同的保障层次,并确定与之相适应的筹资与待遇水平,以满足不同经济水平人群的医疗保障需求。

  从资金来源上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筹集,这就意味着对这笔资金的使用和监管要透明和公开。全国政协委员、同仁医院副院长徐亮认为,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应接受外部审计,并将审计报告、基金使用、救助的具体事例等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本报北京3月2日电)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