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卖场看人下菜碟 同款商品成交价差两千多

2013-03-14 08:12   来源: 半岛网-蓝色快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花梨传奇销售的一款家具,特价为6700元,当记者问到原价时,店员说一万多元,但是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价格 ,还说“不用关心之前的价格 ,只要现在的价格合适不就行了?”

  “这样的情况分两种:首先,出售的商品,如果没有把价格标示清楚,例如买东西送袜子、优惠价、跳楼价,这些含糊的字眼其实都算得上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如果一件高价的商品没有成交记录,那么就等于现在的标牌价是虚拟的价格 ,这个查看出售单据就能看出来。其次,如果是标出了现价,还说原价是多少,就证明标识有问题。商品原价是不能被虚构的,原标价是多少,但是没成交过,现在改成了低价,这就有虚构原价的行为意图。例如,一款沙发原价是20000元,打1折后以2000元出售,原价的20000元却没有成交过,这20000元就是一个虚拟的价格 。如果不能拿出以20000元成交的销售记录做证明,这也足以表明有价格欺诈的行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情况属实,就表明商家存在虚构原价的行为意图,虽然此行为并非恶意 ,但是已经构成了价格欺诈的行为,消费者就可拨打我们的维权热线来维护自身利益。”

  快报提醒广大消费者,对于商家的这种价格欺诈的行为,通常物价局都会分两个步骤来处理。第一,接到消费者的举报电话后,物价局工作人员会到店内查看成交记录,发现确实存在问题,他们会告知此举属于违法行为,以示警告。第二,不能明码标价的、对于告知后仍然继续用虚拟价格出售商品的,一经查实,商家就要受到5000元以下的罚款。

  本报也将对这些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消费话题作持续跟进报道。

  消费者  明码标价销售才能买得放心

  商品的明码标价,一直是消费者期望看到的,各大节日的优惠打折力度弄得消费者糊里糊涂,到底这件商品是多少钱,消费者想知道的就是它的一个真实价格。在家居行业中,“明码标价”似乎成为了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话题,每年的“3.15”都是家居卖场打折力度最大的时间段,长期以来,不论是家居建材的商家还是消费者,都习惯了“凭空喊价”,这种消费习惯急需要改变。价格混乱让消费者普遍摸不着头脑,不了解卖场内的商品是否如广告所说的货真价实且价格优惠?一年之计在于春,家居卖场纷纷在这时展开各式各样的让利活动。但是,从消费者的反应来看,同样的一款产品,每个卖场都会有不同的价格,各有各家的理由,最终应该相信哪家呢?在广告语中的,商家都会称自己的是最低价,如果不是最低价就有可能是各个商家的进货渠道不同、赠品价值不同等。

  我们不禁要问 ,其实在现在的家居行业中,价格体系缺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都是你写你家的价格,我写我家的价格,造成现今的价格体系混乱,成为了积累已久的弊病,虽然家居行业的发展正值繁荣期,但是短期内是难以根治这种不成熟趋势的。因此,消费者呼吁商家,应该实实在在地应对消费者,确保消费者买到每一件商品都货真价实。

   [编辑: 鹿璐]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

商讯

公告>

楼市动态

更多

频道推荐

山东 | 青岛

互动

社区 |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