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有这座城市的辉煌,对于古老的
胶州来说,历史就是城市的延续。“胶州大秧歌”“胶州茂腔”“剪纸”等等逐渐地被全世界所认知。然而,作为胶州历史名人、“扬州八怪”之一——
高凤翰虽然属于这座城市,却始终没有被世人关注,也没有一本专属于他的传记。为了弥补这一遗憾 ,胶州市文联主席李再孝耗费7年时间,奔波于20多座城市四处搜集资料。最终一部长达约60万字的《胶西金铁——高凤翰》传记问世。创作的日子是辛苦的,但是对高凤翰的崇拜和自己的信念让李再孝坚持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虽然书已经写完了,但是书的影响范围毕竟有限。他希望有人能将高凤翰的事迹改编成电视剧,让更多的人知道。
请缨
难啃的骨头,10年磨一剑
1999年,胶州市文联接到一项任务,要编写一本关于高凤翰的书籍,而编写高凤翰传记要求编写者要对诗、书、画、印都有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文化等方面要有全面的了解,有足够的美学和文字功底 ,还必须具备持之以恒的精神等等。诸多苛刻的要求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面对这些困难李再孝没有后退,而是主动请缨,接下了这块“难啃的骨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坚持,就是七年。
李再孝从1986年开始在胶州市文联工作,对高凤翰的崇拜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让李再孝深信自己能够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然而要开始构思创作的时候,却发现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我手头上的高凤翰的资料很少,要写传记是远远不够的。”李再孝回忆起当年的日子,传记不同于别的创作,所有的故事都要有依据,不能凭空想象。面对很多难题,他没有退缩,而是在7年的时间中凭借着毅力慢慢走了过来。终于在2005年8月完成初稿,2006年8月10日完稿。完稿后,又几经易稿,2007年10月27日定稿,2008年11月22日第二次定稿。2009年终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印刷。
采风
为搜集资料,7次下江南
1999年9月24日,这一天对于李再孝来说是一个让他记忆犹新的日子。那时的他还在胶州市文联担任秘书长,这一天他们正式成立了考察高凤翰工作小组,翻开了对高凤翰传记编写的第一页。面对资料严重不足的情况,高凤翰工作小组踏上了南行考察之路。“我们第一站去了安徽歙县,这是高凤翰入仕的第一站。”李再孝回忆道,考察小组顺着高凤翰入仕的足迹,去了绩溪、休宁、杭州、苏州、扬州等地,7次下江南对高凤翰江南十三年做官游历进行了考察了解,并针对编年录中重大的艺术成果和历史事件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历时一个月,行程一万多公里,沿途一路采访、一路笔记,回到胶州之后,李再孝完成了四万多字的《江南记事》,记下了高凤翰江南的行迹,为日后创作打下了基础。
在以后编写的日子中,李再孝又利用节假日期间六次自费重走高凤翰游历的城市。“写到某一块写不下去了怎么办?只能再去当地搜集资料。”李再孝回忆道,打个比方,如果你不去泰州,就很难知道高凤翰当年在泰州做官的衙署在哪里,更不能很好地描写高凤翰在泰州的生活和公务。为了将高凤翰传记编写得更加贴近实际,他反复行走了20多个县市,搜集当地关于高凤翰的资料,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为了节省开支,李再孝住的都是最便宜的小宾馆,吃的都是路边摊。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01年10月的一天,他下午5点从青岛出发,到扬州的时候已经凌晨两三点钟了。当时找不到住的地方,正好看见一个澡堂 ,就花了20块钱在澡堂住了一晚。由于条件限制,李再孝搜集资料只能靠手写记录,截止到2003年,李再孝搜集手写资料约25万字,照片资料600余张。
创作
梦中有思路,爬起来记下
“开始着手写高凤翰传的时候,因为不能解读大师的艺术内涵,我一直有一种压抑和负罪感。”李再孝说道,因为可以参考的作品太少,很多内容都需要他自己去领悟,对于解读大师作品的真实含意是否正确,没有方向和坐标都让他感到无奈。他经常为了高凤翰的一件事、一幅画甚至一句诗想得彻夜难眠。有时睡着了突然想起来接下来的思路,就爬起来记下,生怕忘记。
为了尽快把传记写完,李再孝就在下班之后加班写,经常一写就到凌晨两三点钟,有时写得入了神一整晚都不回家。加班时间久了,单位的保安都认识他了。由于晚上写的时间太久休息时间跟不上,李再孝白天的时候就趁空闲时间趴在桌上打个盹儿,额头上经常印出一道红印,为此,经常成为同事调侃的对象。
“蚊虫叮咬都是家常便饭了。”李再孝回忆道,当时晚上在单位加班,夏天的时候,由于单位的空调到了下班时间就自动关闭,有时在办公室里,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脸上、身上全是汗。晚上困得没有办法了就到洗手间去用冷水冲洗脑袋,然后就继续写,饿了的时候就吃几片饼干充饥。冬天的时候,偌大的办公室就他一个人,空调一停就冷得像个大冰窖,冻得他直打哆嗦,没办法他就起来跑两步接着回去写。就这样坚持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终于,《高凤翰》一书于2006年8月正式完稿,分为上中下三卷,共60万字,历时7年,又经过了3年的修改,于2009年正式出版。
愿望
把高凤翰推向荧幕
李再孝编写高凤翰传记的过程中有数不尽的辛酸和汗水,跟他一起的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时候他也想打退堂鼓,也想过何必要受这些苦。但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高凤翰大师坎坷的一生打动和激励着他,让他坚持了下来,他用汗水和泪水诠释了坚持的真谛。让一部真正属于高凤翰自己的传记面向世人,让更多的人能了解高凤翰。
“但是毕竟书的阅读人群比较少,要想将高凤翰的事迹让更多人知道,我还是希望有人能愿意将这部书改编成电视剧。”在采访最后李再孝表示,他非常希望能将胶州的历史名人事迹传扬出去,能让高凤翰的事迹家喻户晓。 文/图
花絮
高凤翰胶州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高凤翰出生于山东省胶州市南三里河村,高凤翰天资聪颖,童年时代就从家中藏书中学到不少东西 。后来受当地名儒李世锡的指教,奠定了国学基础,对其后来在艺术方面的造就有很大的帮助。19岁那年,高凤翰参加科考中秀才,次年去济南参加乡试,后又两度赴省,但屡试不中。
虽然屡试不中,但高凤翰的艺术创作却不间断,不断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后至45岁,高凤翰方由胶州牧黄之瑞荐举应“贤良方正”特考,考列一等,授任安徽歙县县丞。在官场派系斗争中,高凤翰受诬下狱,经历了一番磨难。后虽冤案得昭雪,但使他对仕途失去了兴趣。
乾隆六年,59岁的高凤翰返归故里,以养病为主,间有画作,并汇辑汉印约5000方,补充完成《砚史》,收集齐鲁先贤书画为《桑梓之遗》3册,集本人诗稿2366首,分为6册、39卷,后人雕为《南阜山人全集》。乾隆十三年冬,殁于家,葬于胶州西辛置岭。10年后 ,郑板桥为其书墓碑文。8年后病逝。
为了纪念高凤翰的艺术成就,1993年胶州市在三里河街道办事处南三里河村委建设高凤翰纪念馆,高凤翰纪念馆主要以收藏高凤翰的艺术作品、研究高凤翰的生平及艺术成就并向人们进行宣传教育为目的的文化教育机构,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高凤翰为艺术奋斗一生的坎坷经历。记者 周茂平(署名除外)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