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守望土陶52年 坚持手工制作土陶制品

2013-04-10 14:1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平度地广人多,勤劳的平度人民在劳动之余,创造了多种富含平度地域特点的文艺活动,也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草根艺人。为更好地展现平度草根艺人的才华才艺,本报特推出“寻找草根艺人”系列报道。不论你喜欢书画、歌唱、手工艺中的哪个,只要对自己的才艺有信心,你都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88386669,向我们提供线索。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土陶器一直是平度市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平度市凤台街道何家楼村就是一个因制作土陶制品而出名的小村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土陶制品逐步被搪瓷制品、不锈钢制品、塑料制品替代,制作土陶的手工艺人也逐渐减少。在何家楼村,67岁的张洪升传承着祖上的手艺,成为这里最后的土陶守望者。

  坚守制作土陶50多年

  近日,记者来到凤台街道何家楼村张洪升老人的家中时看到,张洪升正在一间大约15平米的屋子里制作陶罐 ,手上、胳膊上 、衣服上到处沾着泥巴。在周围的木制架子上 、地上摆放的都是整整齐齐的烘笼缸坯子,一个个做工精致,大小一致,纹饰一样,像出自一个模具。

  张洪升告诉记者,他今年 67岁,15岁开始学做陶器,从转陶轮、揉泥入手,忙里偷闲学习制陶手艺。18岁的时候他已经是大件、小件制作手艺样样俱全,能独当一面的制陶巧手了。从那时起,制陶便与张洪升相伴了大半生,到现在已有50多个年头。“土陶制作工艺难学,并且辛苦,在我们村能够坚持这么久的也只有我一个人。”说这话时,张师傅显得有几许自豪,“刚开始学的时候,一天几乎要干12个小时,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

  张洪升边说边拿起一块揉捏好的泥巴,娴熟地做起了示范。他先是迅速用脚转动陶轮,随着陶轮车的飞转,其双手捏住的泥团在操作台前旋转,两三分钟的时间里,一个造形古朴、端庄典雅的工艺花盆坯子神奇地在他的手中诞生了。

  程序复杂,全凭手感

  提起土陶的制作程序,张洪升说:“土陶制作程序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一时半会儿我也讲不完,简单地讲,有选土、揉泥、拉坯成型、晾干、烧制等五道程序。这几道程序不能单说哪一道最重要,都是决定土陶作品成败的关键。”

  他说,首先要选择好的黏土,对其进行除杂质,加水和成泥浆,然后待水分蒸发达到一定的软硬度后存放备用。第二步,就是要对存放过的泥巴反复进行揉捏,使得其软硬度达到均匀状态。第三步,是拉坯成型,即将揉捏好的泥巴放到陶轮车上,当用手把车转到一定的速度后,就可随意拉拽泥巴,直到它成为自己想要的形状为止。第四步,是把制作成型的半成品晾干,这个环节不能随便将其移动,也不能见阳光,只能慢慢风干。第五步,是把晾干的半成品装入土窑里进行烧制,要经过连续14个小时烧制,土陶制品才能成功。

  “上述五个步骤中,数第三步拉坯成型环节最有意思也最为关键。全是手上的感觉,根本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那个制作过程。一件作品的形状、尺寸、厚薄等都得在这一关上掌握好。”

  自己钻研,烧制工艺品

  据了解,何家楼村以前生产的土陶产品主要有陶罐 、陶盆、陶碗、酒瓮、酒缸等,大都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起先村里生产的土陶可以从市场上换回生活物资,后来各类器皿在市场上的销售也比较好,制陶这一技艺成了何家楼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以前,我们村里有10多个窑专门烧制土陶制品,100多人专门从事手工制陶。”张洪升说,“但如今,村里制陶的热闹场面早已不复存在。”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各种搪瓷制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代替土陶制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器皿。“制陶活多、又累又脏,年轻人基本上没有学的了,而且学会了也卖不了几个钱,村里人现在都不做了……”张洪升无奈地说,“所以,我现在也不做那些土陶常用器皿了,改做土陶工艺品了。”记者了解到,虽然从小接触土陶制作,但是由于以前做得较少,张洪升“改行”之后还一直钻研如何做好土陶工艺品。“刚开始的时候,经常照着图片在陶器上刻画一些图案,虽然是‘照葫芦画瓢’,没有自己的风格,但我觉得这就算是学习了吧。”张洪升说,“后来,我也自己琢磨一些图案,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一些独特带花纹的土陶器。”慢慢,张洪升制作的土陶工艺品越来越好,在平度也小有名气。“现在最希望有个传人,让这门手艺不至于失传啊。”张洪升无奈地说。

  文/图  记者 官印浩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六旬老人 土陶 平度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