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不少单位招聘时,直接标明“211”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
一考定终身”观念仍在家长和考生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大家都不想让孩子那么累,但在这个大体制下,我们也没办法。”蓬莱市的陈女士说,在她看来,高中三年决定孩子的一生,所以她辗转把女儿送到烟台读书。“一辈子不就靠这三年嘛,拼了这三年,幸福一生啊。”陈女士表示,“现在的单位,招聘时标明了211高校,甚至直接就是‘985’,就算是研究生也要查‘三代’。”陈女士说,“就算是将来考上研究生 ,本科学校不好,招聘单位还是不要。”在陈女士看来,与其说是重视高考,不如说家长关注的是考上大学后孩子的出路。
“现在的教育体制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在港城一所中职院校当教师的蒋先生说,很多知识都是僵化的,学习好并非意味着总体素质高、竞争能力强。但很多招聘单位总会设定很多门槛,这逼得考生及家长不得不把“宝”压在高考上。
□现实
学子“游戏大学”,求职屡遭拒绝 那事实上,有了好“出身”,就真的意味着一生无忧了吗?山东大学2009级学生郑兴奎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 。“网上都说,大学男生宿舍是游戏厅,女生宿舍是电影院。说法虽然夸张,但并不是空穴来风。”
郑兴奎说,他大学宿舍共6个人,都很爱打游戏。“早上起来就是急速敲击键盘的声音。”虽然都“好这口”,但绝大多数人都有所克制。“宿舍一个哥们打游戏最上瘾。”郑兴奎介绍,这位同学甚至翘掉大部分课去玩游戏,“挂科是经常的事,学校好几次发出警告。”但这都没有让这位同学停下“玩的手指”。
“毕业了,他没够分,又在学校留了半年。”郑兴奎说,那位同学找工作时一路碰壁,“差点儿的工作觉得没面子,但没学到东西,好的也找不到,老想着玩游戏,最后只能靠家里找了份工作,一个月只有不到2000块钱的工资。”
□专家
只要自己努力,高考栽了也能成功 “其实如何看待高考比高考结果更重要。”鲁东大学社会学专家刘兆永说,高考的结果如何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高考只是一个学生进入大学体系的关键一步,并不是说进入了大学就比不进大学高贵多少,“通过高考没有进入重点大学,没必要气馁,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争取更好的未来,高考只是一次考试,努力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刘兆永说道。而他的这一说法也在现实中有所体现,一些“出身”较低的学子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就的案例比比皆是。
烟台四中的崔宝振老师曾经教过一个女生 ,那位女生高中毕业只读了专科,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大学毕业后的一年时间里,成为某品牌服装烟台地区总代理。“只要找准了自己的方向,再加上以后的努力,也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崔老师说。 文/快报记者 张彬刘向南 苏彤 林宏岩 侯晓丽 图/快报记者 高绪亮
[编辑: 张珍珍]
相关专题:
2013山东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