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29万套保障房演空城计 民心房屡遭尴尬

2013-08-09 07:5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山东1.29万套,海南9000多套,广东1.15万套,云南2.3万套……近日多个省份审计结果暴露出保障房空置尴尬。一边是中低收入群体期盼早日实现“安居梦”,一边是大量保障房空置“遇冷”窘境 。经过几年“高速”建设保障房进入“产出”高峰,但一些地方保障房入住率低,“民心房”屡遭尴尬。(8月8日《经济参考报》)

  在高房价的大环境下,本应“一房难求”的保障房却面临“愁嫁”的尴尬。一边是中低收入家庭“望房兴叹”,一边是保障房大量空置,原因何在?

  不难发现,空置保障房有两个特点:一是距离中心城区较远,配套设施或公共服务不完善。交通等生活成本及耗费在路上的时间成本,还有子女入学、老人就医等因素,让低收入人群对这样的保障房望而却步。二是房屋质量差,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现象,部分房屋还存在墙体开裂、顶棚渗水等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质量缺陷。这样的保障房,谁敢住?

  保障房属于公益性住房项目,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几乎无利可图。在地价低的偏远地区建保障房,显然可以大大节省成本。但保障房建了没人住,会造成资金、土地等资源的浪费。保障房大量空置 ,说到底还是政府工作理念出现了偏差,不能切实考虑百姓的需求。保障房频频上演“空城计”,伤害的不仅是政府形象,更是怀揣“安居梦”的民心。保障房建设 ,不能依靠市场来调节,而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考验着政府“执政为民”的成色。

  保障房为中低收入的弱势群体而建,但现实中从规划到设计再到建设,鲜见征求过他们的意见,最终空置也就不足为奇了。保障房建设应“以需定建”,在选址前引入听证制度,广泛征求民意,提高决策科学性;在建设中避免重量不重质,防止“安居工程”成为“面子工程”;在申请环节适当放宽门槛,让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更多人实现“安居梦”。本报评论员 韩金惠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江海峰]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山东 保障房 政绩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

商讯

公告>

楼市动态

更多

频道推荐

山东 | 青岛

互动

社区 |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