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吊车装卸货物,贾自刚在码头上作业。如今的贾自刚能操作青岛港上所有的9种型号吊车。
特写 吊车司机贾自刚的一天 8月4日大清早4时15分,贾自刚手机闹钟准点响起,他揉了揉双眼,慢慢从床上坐起来。洗脸、刷牙、穿衣,贾自刚尽量不发出大动静,生怕惊动了还在熟睡的妻子,简单收拾之后,贾自刚就从租的房子,开车出发去单位。
15分钟后,贾自刚来到了单位食堂,食堂早饭很丰盛,各式各样,但贾自刚只拿了一个大包子、两个茶叶蛋。“我吃这些就饱了,一直就吃这么多,营养足够。”贾自刚边吃边对记者说 。早饭后,贾自刚便去更衣室换衣服,柜子上面印有妻子的嘱托:“工作要用心,保证安全,平安回家。”每次上岗前他都不厌其烦地看看这句话,工作中第一位的永远是安全。
5时,全队集中在一起开会,分配每个人一天的工作。当天,贾自刚的任务是开25吨的吊车装卸货物,这对于什么样的吊车都会开的技术能手来说 ,无疑很轻松,但贾自刚脸庞仍然很平静,无论任务轻重与否,他都尽量保持平常心,干好活。
5分钟后,大家就到码头上,开始一天的工作,贾自刚当天是开25吨小吊车运化肥火车。夏日的早晨,天早就很亮了,太阳渐渐升了起来,照进了吊车的操作室。现在的吊车都配有空调,玻璃贴着防晒的纸。“现在工作环境很好,工作的时候既有成就感又有幸福感。”贾自刚说,他2005年刚来的时候,寒冬里操作吊车时,即便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袄 ,仍被海风吹透,全身上下就没一块暖和地方,他生生地被冻哭过,硬咬着牙坚持下来。可记者发现,即便驾驶室有空调,可贾自刚操作吊车时要不停上下,不时观看吊货物角度,一天下来衣服仍然会湿透。青岛港工人的工作服是每天一换,由专人清洗熨烫,第二天,贾自刚就能换一身干净的工作服。
转眼到了8时30分,值班班长徐鹏来到了作业现场,直接就冲着贾自刚驾驶吊车方向去。他是来找贾自刚的,因为有一批卷钢火车要卸载,但是开大吊车的师傅休息了,没人能开65吨的大吊车,就来找贾自刚去救急。
贾自刚干净利落地爬上了65吨大吊车,不到一会儿,就把 29吨重的钢卷装卸完成。
11时,这意味着上午的工作结束了。这时,他已经工作了将近5个小时,要去吃午饭了。码头离食堂很近,几分钟就能走到。到食堂先去水池洗下手,贾自刚接着便拿起餐盘,排着队拿午餐。
食堂中午的饭都是以自助餐的形式,想吃什么就拿什么。贾自刚拿了一个炸鱼,盛了点炒鸡心,拿了点白菜、土豆丝,最后拿了两个馒头,在班上同事附近的桌上坐了下来。吃饭时,贾自刚还在和同事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同事解答一些疑惑。“大家伙吃饭的时候聊聊,我就说说我知道的。”贾自刚谦虚地说道。
11时30分,贾自刚吃完饭了。离下午开工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贾自刚可以在吊车里休息一会儿。码头上已经有不少同事进车休息了,贾自刚也迅速爬上吊车,闭上眼眯一会。半个小时后,贾自刚不用闹铃叫醒,就清醒了,“我们习惯了,到点自然就知道了。”
17时,上夜班的同事就过来接班了,贾自刚交接班后,就在单位浴室洗下澡,接着就可以回家了,和妻子一起吃晚饭,聊聊当天的工作经历和感受,这便是吊车司机贾自刚在青岛港一天的工作。
后记 敢追梦,人人能进“梦之队” 经历了寒冬的人,才更体会到春天的温暖,在青岛港采访一周时间,记者见到了数不清的港口工人面孔,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背景和经历,很多人都有不堪回首的过去,但搭载上了青岛港这座“梦想方舟”,他们有了
圆梦的舞台和追梦的干劲,将全国媒体目光吸引过来,这支“海港梦之队”足以成为青岛乃至中国的骄傲。
在这里,农民工每月按时足额地领取工资,从来不拖不欠,还年年涨工资;在这里,普通工人都能掌握一手绝活,成为金牌工人,普通人也有机会走上管理岗位;在这里,“工人伟大、劳动光荣”不光是挂出来的口号,更是用实际行动干出来的精神……
在采访最后,贾自刚送别记者时,主动递上了他自己设计的个人名片,上面标明自己是工作在“青岛港集团大港公司机械二队十一班”,背景是繁忙的青岛港港口,笑言:“我是我们整个青岛港第一位自己印名片的班长,别看我天天开吊车,可我觉得当青岛港工人很光荣很自豪,见了外面朋友就会送上名片,根本不怕别人会轻看我。”那一刻,这位“有名片”的农民工传递给记者一种自信和朴实,这种工人何尝不是青岛港活生生的名片呢?
贾自刚的梦没有因为“农民工”这三个字而搁浅,反而因为扎根在海港的沃土而更加精彩,他的真实经历证明只要敢追梦,人人都能进“梦之队”,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梦想、机会、奋斗、成功、收获,青岛港的追梦之旅令人回味无穷。
实习生 杨玉梅 图/本报记者 孟达 记者 单俊楠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