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复读班的毕业照上,张哲(二排左三)就像一个突然闯入的小学生。
一个13岁的少年,不久前刚刚经历了第
三次高考,还过了三本线。就在他报考失利、准备对高考发起第四次冲刺时,突然留下书信落款“不肖子”
离家出走。这是13年里,他第一次以如此激烈的方式对抗父亲。
这条消息引起了很大关注,不少人批评家长在拔苗助长 ,还有人直言:“看似超前教育,其实是蹉跎童年。”带着疑问,记者近日走进了这个家庭,发现这一段“超速成长”的人生中,表面光鲜,其实隐患重重。
“不肖子”失踪
8月25日,安徽省巢湖市。41岁的张军又在煎度中度过了一天。他13岁的儿子张哲已经离家出走5天了,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对儿子的挂念让他没心思出去打工,还让他时不时觉得胸口疼 。自从2004年与妻子离婚后,张军就带着儿子生活在巢湖水泥厂小区那个四五十平米的老房子里,从没彼此分离这么长时间。
过去13年,张哲以超速生长的姿态将同龄人远远抛在身后。4岁上一年级,5岁跳到三年级,7岁跳到初一,11岁初中毕业在家自学高中课程,之后三年里年年参加高考。
这样的经历让张哲有了“跳级大王”的称号,还获得了一定知名度。小区很多邻居说起他,都会用“天资聪颖”、“过目不忘”甚至“小
神童”来形容他。
今年6月上旬起,安徽当地的一家报纸对张哲进行了连续报道,让他的知名度超出了小县城。高考分数下来,张哲超过三本线7分,并不是个理想的成绩。但“13岁”、“自学”、“跳级”等字眼足以吸引人们眼球。
报纸上,刚刚理过发的张哲面露微笑,在教辅材料前面摆出三种不同造型,父子俩也其乐融融。当时面对记者的采访,张军说,不管考上什么“本”,他都让孩子去上学。
他们报了四所三本学校,正在为学费发愁。一位北京的热心人士看到报道后,决定为张哲出上学费用。
可惜,因高考志愿填报失误,张哲第三次与大学校园失之交臂。当张哲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媒体上时,报道的主题是——他失踪了。
“8月20日早上5点多,睡在我旁边的张哲不见了。他从来没起那么早过。找了一圈没找到他。”搜罗半天后,在一张草稿纸的背面,张军找到了儿子的留言:
“我已经花了很多钱,不应该花更多……我不是真的想离家出走。所以你不需要找我。我只是想找到能帮我长本事的人,变个样子后回来见您。”纸条最后落款为“不肖子张哲”。
张军从未想过儿子有一天会用这样一种激烈的行为,偏离原有的人生轨道。说到激动处,他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抛出一句俚语:“早知道尿炕 ,就不睡觉了!”
连跳两级,7岁上初中
发酵的舆情也超出了张军的预料。张哲离家出走后,这几天每天都有媒体找到张军。
有人拿张哲和比他早出生4分钟的双胞胎哥哥做对比,后者跟随母亲生活,刚刚上初二。他们就此猜测张军拿儿子做实验。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指责,张军一再澄清,说自己并没有给孩子压力,做实验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大多数人走的是这条路。”张军边说边顺着桌缝划出一个直角;随后又画根直线补成一个三角形:“我们只是碰巧走到了另一条路上”。
采访过程中,张军坚持儿子的求学之路不是由他刻意规划出来的。
在张哲 4岁时 ,张军与妻子离婚,双方各带着一个儿子生活。既要上班养家,又没有老人帮着在家照顾孩子,张军就想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
“正规幼儿园收费高,私人幼儿园费用低,就把他送到了私人幼儿园,那里小孩年龄参差不齐,大一点儿的已经开始学习写字。”张军说,没过多长时间,张哲就提出不愿意上幼儿园了,“张哲也想学写字,他可能觉得应该得到和大一点儿的孩子一样的待遇。”
张军就把儿子送到学前班去,但人家也不收,嫌孩子岁数太小了。“原来我们这里有个凤凰山小学,是个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不是很好,没有年龄限制,一个班只有 12个学生。既然他想念书,那就把他送到那里去玩玩。”
到一年级下学期时 ,4岁的张哲上课不听讲,作业也不做,问他他就说都会了,不想念一年级了,还觉得上二年级没意思,老师讲的东西太简单都能听懂,想上三年级。
“我跟他说,你真是这么想的话,我就给你借二年级的书,你自己看看。”张军说,一个假期,张哲把二年级的书都看完了。新学期报到,张军让学校老师出了一张试题。“老师说,‘咦,你家孩子能上三年级。’就这样子,5岁上了三年级。”张军回忆,上三年级时 ,儿子的成绩都是中上等,并不是特别出色。
2006年9月,一所叫春晖学校的私立学校成立,想着教学质量有保障,张哲又转学去春晖。开始成绩还不错,到了四年级下学期,张哲又出现了不听讲的老毛病,理由还是“太简单听了没意思”。
“我问他,那你是什么意思呢?他说,我应该跳级了。”张军回忆,暑假前半个月,他给儿子借来小学五年级的课本,之后参加六年级的入学考试,一考还行。没过几天,儿子又告诉他,应该上初一。
“你上初一,也太夸张了吧。你到底怎么想的。”张军把这些问题抛给儿子。两次顺利获得跳级资格的张哲收获了强大的自信,说“我就这么决定了”。在剩下的半个月里,他看完了六年级的课本,又通过了小升初考试。
就这样,7岁的张哲在一个月的暑假里突击完成了两年的课程,从四年级跳到了初一。
“你不会也改姓方吧?”
张军记得,为了和巢湖另一所私立学校抢生源,春晖学校给他们开出了初中三年费用全免的优惠条件。
“张哲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是个好苗子。”春晖学校德育处主任夏效春不否定张军的说法,但也说免收费用的很大原因还是出于对张军家庭条件的考虑。
年轻时张军顶替父亲到巢湖水泥厂做岗位工,后来企业年年亏损,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2007年下岗后又到建筑工地上当小工,好的时候一天能赚80元。
夏效春与张军父子打过多次交道。按照夏效春的说法,张哲“超速成长”的过程,是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可能在孩子第一次跳级时,觉得比较好玩。后来家长也会有再超得快一点的想法。”夏效春说,学校曾经建议孩子在小学里多待一年,但家长的态度很坚决。
张哲的姑姑张英则说,学校其实很鼓励孩子去跳级。“学校还表示如果中考成绩优异,可以继续免除孩子的各项费用。”
在时下的舆情中,各方都不愿意为“跳级”承担责任。无论如何,初中三年,是张哲第一次接受完整的阶段性教育,但这三年里,他并没有再给人惊喜。“7岁上初中,周围的氛围让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加上年纪小情商低,一被捧整天飘飘然。”张军说,三年里每次考试儿子都表现平平,成绩中等偏下。
春晖中学初三组组长柏学林是张哲的数学老师。他对张哲印象深刻,“脑子转得特别快,但玩性很大,从小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初三任务重很多作业能躲就躲 ,表现一般化,主要还是没有达到那个年龄段的理解水平。”
对于儿子的表现,张军也有所了解。“有篇课文叫《伤仲永》,有老师当着我的面提醒他说,‘张哲你不会什么时候也改姓方啊’?”
2010年初三毕业,张哲考了555分,没能达到春晖中学的录取标准,但也有高中愿意让他进尖子班,张哲却不愿意再去学校读书了。“他说想自己看书。”张军说,他充分尊重了儿子的要求。
就在那张用了三十年、桌面已经掉漆的桌子上,10岁的张哲开始自学高中课程。张军也全力支持儿子的学业。他从朋友那里要来的草稿纸一摞一摞的,一气买了100支中性笔。
以“社会青年”名义参加高考
张军把所有的关注都投到与他相依为命的儿子身上。在他有限的能力范围里,尽可能为孩子创造学习的条件。
张军时常拿身边的典型激励儿子。“你表叔比较努力,本科是二本,研究生上了一本,还拿奖学金,学费一分钱不拿,找的工作也不错。”身边也有负面典型,有个亲戚天资聪明,但反反复复坐了12年牢,后来还杀了人现在还在监狱里,“你好好考,等考上大学,我带你去探监。”
说起这些,张军觉得儿子应该都能领悟。“高中语文都能考及格,就能跟他按一个成年人的姿态来交流。”
具体到学习上,初中还没毕业的张军已经很难指导儿子学习了,但他照样琢磨出了一套监督儿子学习的办法:他一遍遍地给儿子听写英语单词,再一个个字母地去对照正确与否。他还买来不同的教辅材料,把答案藏起来。儿子做完一套,他按照答案去对。“题目我看不懂,但填空题、选择题的答案我对照答案看对错,考得不错,就表扬他。”张军说,记忆力好、接受能力快是儿子的优点,但也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爱撒谎。
“从初一开始就有这种毛病。在家里,有时候也偷偷抄答案。我一对答案,错得也不多。很高兴。维持一段时间以后,突然有一张卷子全错是怎么回事?我就知道有问题了。”对于儿子说谎,张军“零容忍”,发起火来会拿细绳子抽儿子,但总是难以根治这个毛病。
在家里自学了一年,张军鼓励儿子尝试一下高考。因为没有学籍,张哲只能以“社会青年”的名义参加考试。11岁的张哲还不到1米5,体重不到70斤,和他在一个考点的同学回忆,看到张哲时 ,以为他营养不良,监考老师以为他走错了考场。 对于儿子的第一次成绩,张军说已经忘记了。第二次高考,离三本线差了44分。觉得在家自学的效果没有理想中的好,张军只好让儿子进入巢湖四中高三复读。
“你让我以后怎么教孩子?”
今年第三次冲击高考,张哲的分数为 394分。张军说,把儿子放到补习班后,他有几个月出去打工了。“我以为他上补习班不用人管了,后来才知道存在长期迟到、上课睡觉、作业不做的情况,”张军很懊恼,“应该让儿子学文科,或许会好一些。”
虽然对成绩不满意,但张军父子还是按照去年的录取分数填了四个学校。
等待录取的日子里,张军给儿子买来了大学英语四级的材料。半个月时间,张哲把两千多个单词一个个背了下来。张军不止听写了一遍。“35节,每节70多个单词,我要求一节只允许错3个。”张军把听写的时间精确到7分钟,“听写时,必须瞬间答出来,超过8分钟就算不合格。”
父子俩也畅想过考上大学之后的情景。“把学费一交,我在学校附近找一个公司打工,隔三差五过去看看他。”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四个志愿一个都没有被录取。父子俩很懊恼。这意味着又要开始3年来重复的同一件事了。
拿着凑来的7000元钱,张军给儿子报了复读班。同时,他又买来一批新的复习资料,监督儿子学习。
“做题时每个单元都错一两个,错得也太有规律了。又找了一篇没做过的结果做得特别差。”在一次检查时,张军发现儿子可能又抄了答案。面对父亲的质疑,张哲拒不承认,拿来根电线,说“不信就抽我”。张军拿了根电线抽了几下,留下了四条血印。“高考分数你就在三本线范围,说明你能力并不高。即便是冤枉你了,你也是为以前的行为付出代价。”
张军没有料到,一周后儿子会用离家出走的方式来回应他做的种种“努力”。他到处找儿子,一会儿担心儿子会不会掉到水里,一会儿又想着他走路疼不疼——张哲临走时穿的凉鞋断掉了三分之一,走路脚指头着地。
“原先很自信,自以为很了解他,认为他不懂事、不理解我为他做的,批评他都没感觉。”看到留言后,张军才觉得,或许自己并不了解儿子。
儿子的出走让张军很担心,但有一点也让他欣慰。“他带走了4本没做过的辅导材料。”
他坚持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除了粗暴一点之外,没有任何问题。“中国内地最小的大学生张炘炀10岁就上了大学,人家家庭条件好,软硬件都能跟上,我们家软件跟不上,做了这么一件事结果失败了。就像韩信有胯下之辱,成了英雄你说他能屈能伸。别人做同样的事儿,没有成为英雄,你就说我是地痞流氓、不着调。”张军自比为刚被无罪释放的张氏叔侄,感觉很冤枉。
“按以前的话,离家出走,肯定要揍他。”当然,他也想着等儿子回来后,跟儿子商量怎么办。
8月26日一早,是补习班开课的日子。张军的姐姐张英告诉他,孩子已经送到学校了——在孩子失踪后的当天 ,张英就找到了张哲,在随后的几天里,一直把他藏在乡下的家里。“瞒着警方,瞒着媒体,就连我父亲也瞒着。就是想让弟弟知道,小孩子长期在这个环境已经厌倦了。让他反思反思。”
“事情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你让我以后怎么教育孩子?孩子的心态变了!我敢打赌明年他连三本都考不上!”当着记者的面,兄妹俩爆发了一场大争吵。
文/图 记者 朱艳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