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还隔几道"玻璃门"?

2013-10-18 05:50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会议,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做好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行部署。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强调,当前政府新闻发布工作仍存在着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等亟须解决的问题。下一步要按照中央要求,贯彻落实好国办《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新闻发布工作。要积极做好政策解读,主动回应社会热点,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注重新闻发布的策划,做好新闻发言人的选任和培训,着力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推动新闻发布工作走法制化道路。国务院副秘书长王仲伟在会上指出,落实好国办《意见》要求,关键是抓好信息发布、解读、回应三个环节,加强平台、机制、能力建设。

  面对公众关切,依然存在"捂""删""堵"。尽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推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些部门和地方还是存在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的问题,出台重大政策措施时缺乏深入解读,在遇到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时,习惯于"捂""删""堵",或是不时爆出"雷人雷语"。如,今年3月29日和4月1日,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的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八宝煤矿连续发生两起瓦斯事故,共造成42人死亡,16人受伤,11人失踪。事发近2个月未公布处理结果。

  信息公开条例,在实践层面缺乏操作细则和监督。《条例》规定,凡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政府都应当主动公开信息。然而,依然有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公开。

  今年初,有公益律师向环保部申请全国土壤污染数据信息,历时半年,信函往来多次,依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复;今年7月,浙江有律师曾致信31个省份计生、财政部门,申请公开社会抚养费收支、预算等相关信息,14个省区市不予回复。

  专家认为,政府对什么公开、什么不公开,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界限。由哪些人来公开也不明确,岗位和人员缺乏设定机制。此外,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不作为,还缺乏有力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政务公开平台,变成"摆设""花架子"。很多政府网站,更新缓慢甚至鲜有更新,"长睡不醒",最后竟任由"黑客"宰割,链接了很多非法广告。湖北浠水县统计局网站,最新经济数据还停留在2011年;河北兴隆县国土局网站上的"局长信箱"等3个栏目,无一能打开……

  微博、微信现已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又一有力渠道。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说:"归根结底,政务微博不是用来卖萌的,关键要用在处理危机事件之际。"

■声音

"秘密"越多事情越复杂

  一个不断开放前行的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的"秘密"保驾护航。有关部门必须先解决观念问题。正确的理念是,越是公开透明,越有助于解决问题和赢得民心;秘密越多,则会使事情越加复杂。其次,要有更加细致的配套细则。最后,信息公开的水平和质量要不断提高。让群众对公开的信息感到解渴、满意。

(综合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