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旅游法》实施
满月。记者探访发现,受"旅行社不能以安排
购物等方式获取回扣等不正当的利益"政策的规范影响,加上旅游淡季来临,前海一线的购物店成片关门歇业。
特色购物店被逼关门
对不少旅行社的导游来说,位于天泰体育场内的和信保健公司曾是带领外地游客购物的"热门地",但现在却不同了。 10月29日下午,记者看到和信保健公司店面已经大门紧锁。在附近经营便利店的孙师傅告诉记者,该公司一个月前就已经关门了。"前两年生意很好,但最近不行了。"导游宋先生告诉记者,该公司主要销售深海鱼油等产品,以前一到旅游旺季就会有众多导游带团前来,但今年这些做法不灵了。
在西陵峡路平安码头,"海润海产品市场"曾是岛城最火的旅游海产品购物点之一。昨日,记者来到该市场时,却发现市场内空无一人,市场两旁摆放着各类装修材料。一名工人走过来告诉记者,市场三天前已经停业开始重新改造装修。
记者联系了市场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旅游法》的影响,今年旺季的生意比往年差多了。一过旺季,他们就忙着装修,希望市场销售能从"带团消费"转移到"
个人消费"上。 "以后只能接待散客,不装修不转型根本不行。 "
内人士介绍,不少游客曾碰到"景点旅游"变"购物店游"的情况。 "《旅游法》实施后,大批旅游定点购物店遭受冲击,只靠团队游客挣钱的购物店注定将迎来‘寒冬’。 "岛城某旅行社负责人钱先生告诉记者,青岛成规模的特色旅游产品专卖店只有十余家,现在经营都出现了问题。
钱先生告诉记者,岛城目前已有旅行社开始按照新模式运营。有的店商品价格降到平价水平;有的购物店则向散客开放。
购物店需转型做特色
"《旅游法》实施后有利有弊,避免了烦人的强制购物,也使想购物的人感受到不方便。 "中国海洋大学经管系主任崔迅认为,旅途中购物是正常的商业模式。现在禁止了,也让部分有购物欲望的消费者如何购物成了麻烦事。
崔迅认为,未来购物店必须"洗心革面",重塑自己的形象;还可以到游客集中的酒店、景区内做营销,但必须保证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另外,购物店的经营项目还需要转型。一些毫无当地特色的购物店,风险是最大的,未来的生存空间也比较小。
游客想购物需先签合同
一家
旅行社导游称,由于新旅游法的实施,为了避免被
游客投诉,导游根本不敢带领顾客前去购物,就算游客自愿购物,导游也会心有余悸。据了解,如果客人希望购买特产,旅行社提供有购物店的行程给游客选择,游客在与当地组团社签订正式合同后,购物环节作为补充协议附在合同之后,进购物店需全团100%的人同意签字才行。(记者 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