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岛城天气日渐转冷,
电热水袋成了不少老人和女士的宠儿。但这“长相”漂亮的小东西,却成了市民刘女士的噩梦。12月4日,家住市北区的刘女士给热水袋
充电时,不到10分钟后竟听见“嘭”地一声巨响。看着电热水袋爆炸留了一地水,她后怕不已。
这电热水袋是从哪里买的?据刘女士讲述,前两天特别冷,他和孩子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场花20元钱买了一个电热水袋。当时,他们发现这个是没有商标的电热水袋,也没太在意。
然而到了12月3日的晚上,刘女士有点受凉,便拿出了这个热水袋,放在卧室里充电。据她回忆说,我把它插上电源过了几分钟后,就坐在客厅看电视。“过了一会,我就听见一声爆炸的巨响,我赶紧过去看看,热水袋被炸开了,水洒了一地,屋里也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12月4日上午,记者先后走访了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市场,以及不少社区周围的小商店,发现初冬的降温,把小电热水袋、小暖手器这些玩意推在了商店的最显眼位置。
而对于价格,确实也不贵。最便宜的小热水袋,加了个棉套,只需8块钱。但记者发现,这些热水袋大多都是没有商标的“三无”产品。如果要买带盒子的有厂家的,价格要贵一倍。看似差不多的热水袋,价格能差一倍,究竟差在哪?记者采访了国美电器负责小家电维修的李师傅得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早就颁布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储热式电热暖手器的特殊要求》,里面就明确说明,禁止销售极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电极式热水袋。”
“一般小商店卖的都是‘电极式’热水袋,比较便宜,进货价几块钱就够了。市民买了虽然便宜,但没贵的安全。”而另一种热水袋,市面上叫“电热丝式”。它的发热体摸起来体积很大,感觉像是圆弧形管子。由于不和液体直接接触,线圈也由绝缘体和液体隔离开,就确保了安全。
辽阳路家乐福负责电器销售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电极式热水袋内含有两个金属头,即为正负两个电极。电极通电后,溶液处于带电状态,电极式热水袋正是用这种方法来对溶液进行加热。由于电极直接和液体接触,又无温控装置,通电之后热水袋膨胀得很大,容易发生爆炸。
“两者最好的辨别方式,就是用手摸一摸,电热丝式热水袋里面是类似圆圈形状的电热丝,而且受热面积平均,不像电极式那种热的很集中。”
此外工作人员还提醒市民,电保暖产品属于低压电器产品,国家早就规定产品进入市场时必须有3C认证标志。除了用手摸摸电热水器里面有没有两个类似直管的发热体,去大超市商场购买有“3C”的也是方法。但不管是啥样的热水袋,只要出现破损、漏液现象,就都不能再充电使用了。
文/图 记者 王宗阳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