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老爷子在楼道里吃市民给他的午饭。
12月18日,岛城气温骤降,寒风凛冽,在市北区海慈
医院对面,一位
老汉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好心市民见状纷纷嘘寒问暖,给老人送吃送喝。不过,记者调查发现,他姓史,今年78岁,并非穷困潦倒无家可归,他有
两套房产还有
退休金。老人也告诉记者,他并不缺钱,只是因为家里没亲人才不想回家,现在靠着医院露宿,一旦有病有灾也能被好心人及时发现送去治疗。民政部门表示,老人有收入来源,不在救助范围内,建议老人自费到养老院养老。
大冷天老汉露宿楼道 “我这几个月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都能看到一个老大爷坐在一栋楼下,不论寒暑都在那。”市民张女士称,从 7月份开始,这个老人就住在海慈医院对面楼道里,白天晚上都在这里过。
18日上午,记者来到海慈医院对面楼下找到了这位老汉,他正坐在薄褥子上,腿上盖着一床被子。老人上身穿了四五件外套,但是都开着口,最外面是一件羽绒服,已经被磨得铮亮,里面是一件皮衣。老人两手交叉塞进衣袖里,头上戴着顶线帽子。他日常最主要的生活用品就是一个杯子、一个饭盒。老人将住地选在一楼楼梯的拐角处,实际上只有一面能挡风。
“您为什么不回家?”记者问他。“不想回家,没人!”老人答道。“我饿了就买个包子,或者出去转转,有人就给我吃的了。”他告诉记者,自己觉得在这里也挺有意思,有人关心他和他聊天,心情也好,即使以后有个意外,也能被人及时发现送到医院。
有两套房还有退休金 老人姓史,今年78岁,非常喜欢跟人交谈。老人告诉记者,自己是地地道道的青岛人,早年在染料厂工作,退休后本没有退休金,只能靠收废品度日。后来打了6年官司,最终在2010年办成退休,才得以每月领取退休金。
“我有套二和套三的两套房子,一套已经租出去了。”老人说,“每月的退休金有2000多元,但是现在钱对我来说没有意义,我之前在家里突然生病,好几天都吃不上东西,也没有人给我送饭,我很害怕那种自生自灭的生活。”
没有孩子没找老伴 谈起早年的经历,史老爷子感慨万千。“我老娘因为得脑血栓1985年去世,我和哥哥相依为命,因为我们都不会针线活,老娘留下的被子都被我们盖碎了,之后我们只能盖毯子。自从老娘去世后,如今28年了,我一次都没吃过饺子。”老人告诉记者,“我哥哥身体一直不好,2007年去世后,我就只能一个人生活。后来生了场病都没人照顾,以后我就开着门窗睡觉,怕哪一天快不行了喊人别人能听到。”
为什么不找个对象结婚呢?史老爷子长叹一口气说,当初并不是不想找,但是女方看到他母亲和哥哥的情况,嫌他们是累赘,所以一直没有找对象。
与周围人相处得并不好 采访中史老爷子絮叨了好久废品和破烂,他告诉记者,有几年自己就是靠着收破烂卖钱养活自己,现在自己住的房子里基本上都是破烂。他说,自己住在鞍山二路的一栋居民楼内,离他露宿的地方有一两公里。随后,记者来到史老爷子一楼的家门口看到,这里堆积着大量废品,屋里也有成堆的废品。
老人的邻居代老太告诉记者,史老爷子的家人去世后,他把骨灰盒放在家中,每逢节日还会拿出来供奉一下。史老爷子与邻居处得并不算好,因为废品垃圾臭味熏天,一楼其他两户把门改了方向,不从他家门前经过。
在老人现在露宿的地方,也有居民表达了不满。老人不注意个人卫生,每天除了吃饭,要么乞讨,要么躺在楼道里,有时候随地大小便,大家在可怜他的同时也渐生反感。
不算孤寡老人,但他很孤独 采访中老人告诉记者,他属于“孤寡老人”,应该得到社区的帮助,“当初他们让我到敬老院,说是要把房产证交上,我说这肯定不行,然后他们说要我交钱去敬老院,我感觉也不行,因为我是‘孤寡老人’,按规定应该社区负责养老。”
为此,记者联系了阜新路街道东山社区居委会的赵主任,他对史老爷子的情况进行了确认,称社区曾经帮助过老人,但因为老人有固定收入来源,所以不属于“孤寡老人”。赵主任还表示,自己曾建议老人去敬老院,但老人以自己可能“失去自由”为由拒绝。
市北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孙女士介绍,史老爷子并不属于孤寡老人。根据国家规定,孤寡老人的认定必须符合无收入、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从未结过婚、无子女这几点,但是史老爷子有房产和退休金,不符合其中的无生活来源这条规定。根据国家“以房养老”的政策,老人可将房屋交给国家,入住社会福利院。如果老人想单独生活,可与当地街道办联系,街道办会派服务人员为其提供有偿服务。
采访中,史老爷子非常健谈,记者可以明显感受到史老爷子渴望与人沟通的愿望。他一人守着亲人的骨灰和一屋子的垃圾,那种孤苦让人心酸。他担心自己在无人察觉的状态下病死家中,才选择到海慈医院对面露宿 。
对于史老爷子有钱不花,反而在外乞讨的行为,青岛馨海绿洲心理服务所的心理咨询师尚鹏表示,老年人年龄增大后与社会的关联性减弱,如果此时又没有亲人陪伴,孤独感会越来越强烈。史老爷子年事已高,无人照料,很容易出现偏执心理,通过露宿楼道来获得别人的怜悯和同情,得到心理满足。尚鹏表示,这位老人的心理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他建议多一些社会支持,社区应该多给老人一些关怀和帮助,让他感到社会的温暖,这样才能让他慢慢改变。
文/图 记者 刘玉凡于红靓 实习生 修东方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