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轿、算盘、小人书、烟斗、刀枪兵器、马车、电报机、打印机……从脸盆、磨盘到算盘账本,从马车、花轿到履带式推土机,从留声机到电话机,各个年代 5300多件民俗用品陈列在莱西市水集街道水集二村
胶东民俗文化博物馆中。记者采访了解到,胶东民俗文化博物馆从建馆至今整整10年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及外地游客前来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如今,水集二村正致力于进一步发展扩大博物馆规模,争取建成胶东民俗文化产业园,打造第一民俗村 。
宝贝琳琅满目,年代气息浓郁
12月20日,记者来到水集二村胶东民俗文化博物馆,几千件民俗文化展品放满了展台。记者看到不少吸引眼球的老物件:还能断断续续播放音乐的留声机,民族特色浓郁的大花轿,近代的算子本及上世纪50年代的结婚证与房产证等,让人眼花缭乱。据了解,目前博物馆展厅有800多平方米,陈列场地2600多平方米,馆舍内陈列展品5300多件,馆舍内主要展品有历朝历代的犁耙耧耢等农耕器具,各种古车等载运工具,纺织刺绣缝纫工具,以及各种手工和制造用品、红白喜事及祭祀用品、历代家庭生活日用品、联幛旌表柬帖契约等民俗物品、革命历史时期的革命文物等。另外馆外还露天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农耕石器工具、加工工具和民用生活类器具上万件。水集二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博物馆内展品多为村委会集资购买收集的 ,也有从省内各地(主要胶东地区)、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征集来的 ,另外村民也纷纷将家中老宝贝捐献出来。
“你看光磨盘就堆了好多,地上也是用磨盘铺的,这些都是我们当初去收集的,然后一块块搬回来的 。”水集二村负责人说道。据了解,不少展品都是村委工作人员专门去找寻收购的,每一件物品都有几个年代的不同形态。如电话机从最早的老式电话到后来的公共电话,十几台电话机让你充分感受到了时代的发展,而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钟表则有上百个,展柜中的一本本小人书、图画册也让人不禁回味起童年。“收集这些物品,主要就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国各个年代的生活状态及水平,感受一下科技文化的发展。”水集二村负责人说道。
博物馆名声响,世界休闲组织主席也来过
记者了解到,胶东民俗文化博物馆内陈列物品从近现代到千年以前 ,每一件都透着厚重的历史质感,是保护、研究和发展胶东民俗文化的重要基地,为它迎来了不少荣誉。
记者采访看到,胶东民俗文化博物馆门前悬挂着不少铭牌,像山东省民俗学会研究基地、青岛市博物馆学会未成年人社会课堂、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青岛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等,每年接待的市民很多,为宣传民俗和推广民俗做了不少努力。据了解,胶东民俗文化博物馆始建于2003年,自2008年开始免费开放,是青岛市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之一。自博物馆开馆以来,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及团体前来参观游览,不少学校也将民俗博物馆作为为孩子讲课的好课堂。
“不少青岛 、山东的旅游团体来参观游玩,还有一些政府部门也来参观学习。”水集二村负责人介绍道。据了解,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约2万至3万人,村委也安排了专门的工作人员为游客讲解介绍。“这是世界休闲组织主席德雷克·卡塞来参观时的留影纪念,他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民俗用品他看得啧啧称奇。”二村负责人介绍道,在德雷克·卡塞离开时,博物馆还赠送给他一个陶瓷制面点卡子,他爱不释手。
>>>前景
打造民俗第一村,建设胶东民俗文化产业园
由于展品众多,博物馆面积有限,目前博物馆内展品陈列非常密集。“博物馆面积小了,这样有点像仓库,游客欣赏的时候也不方便,我们会尽快找到更合适的展馆,扩大博物馆面积。”水集二村负责人介绍说,博物馆展品还在不断充实中,村委工作人员仍在定期收集民俗用品,因此博物馆面积亟需扩大 。“博物馆面积扩大 、展品扩充后,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我们争取将民俗博物馆打造成民俗文化产业园,将二村发展成民俗第一村。”水集二村负责人说道。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