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关注新农村建设 生活成本等成焦点

2014-02-21 07:50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焦点三:农村环境

  建立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让老百姓住上了楼,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环境的整治同样要跟得上。"市人大代表于永浩说,如今随着各种经济型作物的种植和加工业、运输业等产业的兴起以及各种经营运营模式的转型,让老百姓手里的钱多了,但整个农村的环境整治还是没能跟得上,因此一部分村民干脆在城里买了房,现在的建设现状还是距离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去甚远。

  市人大代表于永浩认为,目前农村垃圾管理应该有统一的回收机制,环境的改变,尤其是日常生活的垃圾、污水处理应该提上日程。市人大代表迟建珉建议,要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各级政府要详细研究各类村庄情况,加大投入,对集体收入薄弱村庄予以补贴,保证村庄环境整治有人抓有人干、卫生日清日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加大垃圾集中处理度,防止二次污染,着力将农村打造成为秀美宜居家园。

  市政协委员许辉提出,建议选择部分有条件的中心镇农村新型社区与工业园区开展建筑节能与分布式能源应用示范,主要实施内容包括,结合社区建设区域的特点,借鉴欧洲小城镇整体一体化与可再生能源等先进理念,有针对性地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集聚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秸秆焚烧、取暖、用气等环境、能源利用问题。开展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工作,特别是对于大沽河流域等生态环境要求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域,建立雾霾、水、土壤、湿度、风等环境监测体系,将不同监测网络数据整合,对未来污染走势进行预判,及时提出实时处置建议。

  █焦点四:生活成本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市政协委员于萍提到,降低农民市民化成本,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之一。受工作机会、宜居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转移人口将更加趋向于沿海较发达地区,而较发达地区的市民化成本要普遍高于平均成本。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成本负担问题,将会阻碍我市的城镇化进程。

  市政协委员于萍建议,统筹推进我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形成全市城镇化的 "一盘棋"。流出地政府重点放在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生存发展能力上,突出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和就业技能培养,使农业转移人口流得出、能生活,同时注重增加农业转移人口的财产性收益,使其从承包地、宅基地的流转中获益。流入地政府重点放在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条件上,突出抓好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改善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条件,健全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救助机制,使农业转移人口留得住、过得好。

  于萍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涉及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多方面和多个政府主管部门。这使农业转移人口难以全面了解自己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不利于政府从总体上摸清情况,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创新。于萍建议,市、区(市)两级政府自上而下建立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委员会或联席会议制度,主要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问题,增强各部门政策之间的联系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本版撰稿 记者 于顺实习生 李媛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