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青岛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关于议案截止时间的决定,到2月20日16时,大会共收到议案14件。大会常务主席会议在听取了大会秘书处议案组关于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后,同意将第7号议案(《关于加强农药经营使用监管保障农产品安全的议案》)作为大会议案,其他13件议案转为代表建议处理。
█幕后:
半年调研写出大会议案 得知自己和其他12名人大代表联合提交的议案被确立为大会议案,市人大代表、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院长曲宝涵很高兴。"大会议案的推进力度肯定要比普通建议要大得多。"曲宝涵说,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农药使用、销售管理体系确实很有必要,也很迫切。
不过对于议案的提出,曲宝涵说并不是自己的功劳。"我只是一个带头的,我们有一个团队在做这件事。"曲宝涵说,团队里有七八名人大代表,还有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农科院以及政府里的相关人士,去年市人大农业与农村专业委员会还组织过专题调研。为了准备这个议案,曲宝涵和他们的团队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调研,他们去过农村的田间地头、去过农药生产企业、也去过农药销售公司,组织过粮农菜农、农药营销人员等的座谈会。经过历时半年多的调研,最终他们写出了4000多字的调研报告。
议案被确立为大会议案后,曲宝涵对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的推进充满了期待。"这是好事,可以推动农药管理和使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曲宝涵认为,管好了农药就可以从源头上限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可以更好地保证粮食蔬菜的安全,不过要实现这个目标,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做一些工作,包括制度的建立、人员的配备、技术的升级等等。
█现状:
农药使用缺乏源头监管 议案中提出,近年来农产品安全事件在电台、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上频频曝光,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问题频出,要求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出现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其中源头监管不到位是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在农药的经营、使用等环节存在问题较多。
"我市对农药经营监管的措施和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经营业户的资质也缺少严格的标准。"曲宝涵介绍,根据调研,我市农资经营业户5900多家,高毒高残留农药定点经营单位100多家,这些经营业户的经销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缺少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同时,执法力量不足,查处假冒伪劣农药难以做到全覆盖,现有执法队伍的执法知识、执法能力、执法水平、执法纪律、执法手段、执法经费都存在不适应的问题。
议案中提出,目前农村劳动者中很多人对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少,加上全市从事一线农技工作的人员不足,因此
不合理用药的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另外,曲宝涵等代表认为,农药残留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有差距,例如一些
农药残留量较宽松,某些国际上禁止或未批准使用的农药在我国仍在使用,同时,农产品抽测结果公开度不够和监测力量不足的问题也有待解决。
█利好:
有能力提供安全农产品 曲宝涵等代表分析,当前在农药使用和农产品安全问题上有两个"无奈":一是生产者无奈,由于缺乏如何选择和科学使用农药的知识,他们为了有效抗御病虫害的侵袭,获得理想的产出效益,往往首选高毒、高效的农药杀虫剂,很难顾及农产品安全问题;二是消费者无奈,市民餐桌离不开农产品,但对农产品有无
农药残毒一无所知,只能被动消费、被动受害。
"大家一致认为,从农药安全这一源头着手,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必须正本清源,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改变目前农药经营使用等关键环节上的乱象,实施严格有效的监管。"曲宝涵等代表认为,近年来,市农业执法部门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农资质量安全追溯、农资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收到了一定成效。另一方面,青岛市能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各类农产品,这说明岛城目前已具备解决农药安全问题的条件,有能力、有条件向市民提供安全农产品。
█方案:
蔬菜基地集中配送农药 曲宝涵等代表提出,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建立市、区市、镇(街道)三级农药监管执法机构,注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在村、社区和专业合作社设立农药协管员,在全市形成网格化的监督体系和责任体系。对经营农药的人员进行严格培训,持证经营;严格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实行信息化实时可追溯监管,条件成熟时,实行高毒农药储备制度,严格规范供应渠道和使用范围;落实农药登记备案制度,禁止违法违规销售;严格控制经销企业数量和行为;加大对"游商浮贩"的打击力度;建立对蔬菜基地使用农药集中配送制度,探索在蔬菜产品重要产区建立集病虫害防治、农药经销使用和监管于一体的专门机构。
每个镇设农技指导员 "我们应该探索建立新型农药使用价格补偿机制,将补偿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鼓励农民使用低毒农药、生物农药。"议案中提到,我市应结合当前农民知识水平较低的实际,建立《农药使用资格证书》培训和
使用制度,在每个镇(街道)都应设有具备《农药使用资格证书》的农技指导员,每个村培训一定数量具备《农药使用资格证书》的农药使用指导员,指导农民正确安全地使用农药,及时解决农民在农药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级植保机构要加强病虫害
测报工作,及时发布病虫防控信息,制定不同作物、不同病虫防控技术方案,积极推荐低毒生物农药品种,引导农民减少高毒农药使用。
检测不达标结果要公开 加强对农产品检测基础力量建设,合理规划布局检测站点,最大可能地实现对本市和外地进入青岛市的农产品从运输、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实行随机快检;提升检测标准,扩大检测项目,特别是对百姓餐桌上的常用农产品,可以先提升标准,提供基本保障;探索建立土壤质量数据库,逐步展开土壤质量普查,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改良,改善土壤品质,对超出可控范围的地块,提出强制性的种植建议;建立农药使用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镇,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公开制度,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多种渠道公开检测结果,让检测达标的农产品有市场,让检测不达标的农产品无市场。
建地方性法制保障体系 "我市应认真研究国外的立法经验,除等待国家、省立法外,应适时制定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地方性法规,依法规范农药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监管等各个环节的内容、标准、程序、责任。"曲宝涵等代表建议,在地方性法规没有出台前,市政府应根据现有的《农药产业政策》,研究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农药产业政策》,制定《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办法》、《青岛市农药经营使用规定》,用政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范指导农药使用,保障农药使用安全,从而实现保障农产品安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