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定制业务,
短信却发了过来,今天报名看房,明天培训班短信骚扰……3·15消费者维权日之际,通信领域五花八门的投诉日渐增多。记者经调查发现,各种扰民的垃圾短信和无缘故的业务扣费背后是一条手机厂家、软件公司和通信运营商的利益链条在作祟,并且已成普遍现象。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要选择信誉好的品牌,若发现可疑应用程序要及时刷机卸掉。
广告短信炮轰,运营商难辞其咎
52岁的市民杜女士,两年前想在
胶州挑一处好房,曾报名参加了某网站组织的看房团活动,令她没想到的是,如今杜女士已搬进新房住了半年,手机依然收到各种房产广告的短信,令她十分苦恼。“让您久等了!新盘最后2栋珍藏版,多层洋房……”记者数了一下,在杜女士的手机中,仅最近1个月,类似房产广告的短信就有近十条。“一听到短信声响,我就拿起手机来看看,一看又是这些垃圾信息,有时候半夜都能收到。”杜女士说,垃圾短信让她不堪其扰。
杜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约九成都表示收到过垃圾短信。记者了解到,针对此种情况,工信部出台了一批政策法规,明确要求电信业务运营企业,未经用户同意或请求,不得向用户发送商业类短信息。然而在国家“重拳”之下,垃圾短信现象依然猖獗,市民饱受侵扰。
记者调查发现 ,短信广告
群发“公司 ”发送一条短信仅需3分钱,大大低于行业价格。“运营商实际上对垃圾短信也很反感,但处理技术上确实有难度,并不是不作为。”无线部门表示,假冒基站的设备非常简单,只需一台发射机、一个功率放大器、一个合路器、一个电源加上一台电脑,这些设备成本不高,这成为垃圾短信泛滥的源头。虽然长期以来,本地运营商与无线办联合打击利用假冒基站发送垃圾短信行为,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针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上下载软件,直接显示外地号码的行为,尚难监控。
业务自动扣费,各环节瓜分利润
不仅垃圾短信,莫名其妙的业务扣费也让人头痛不已。日前,市民吴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83982811反映,某通信公司在未经他允许的情况下开通一项业务,每月扣费38元。虽然经多方协商,最终将该项业务取消,但吴先生认为,这种做法严重干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同样,市民薛先生上个月在营业厅购买了一张手机卡,每个月都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业务,自动扣话费,甚至导致停机。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遇到此类问题,市民往往将矛头对准通信公司,其实,这只是灰色利益链条中的一环。”16日下午,一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很多厂家在手机出厂时,便将一些应用程序集成在主板上,这些程序通常由软件公司开发,最终经由通信公司传递给手机用户,最终完成三方“瓜分”利润的链条。消费者若在不知情的前提下,点开这些应用程序,订制信息将自动发到通信公司 ,随之而来的便是每月按时的扣费。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要擦亮眼睛,尽量选择口碑好的大品牌,若发现可疑的应用程序,可请专业人士刷机或直接卸掉。如果消费者用手机上网,建议在办理业务时,开通流量按日提醒业务,随时了解套餐内的流量剩余情况,避免出现大数额的欠费。
文/图 记者 匡雅慧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