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PK"快的"带来了什么

2014-03-27 05:50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嘀嘀"PK"快的",一度引发如火如荼的"烧钱"大战。三线城市聊城近日亦呈现升温蔓延之势。连日来,一些出租车司机在感受着手机等待乘客"送上门来’的同时,也让部分市民实现了"通过软件实时预约用车"的方便。甚至还有部分市民,认为"一夜之间就感受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快乐"。事实是否果然如此?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 本报记者 肖 会

  本报通讯员 王红星 范勇司机省心,乘客方便

  "首先要拥有一款智能手机,下载软件程序、登录注册,在出现页面后进行招车预约,一会儿你就会看到预约页面显示的自己所在位置的出租车数量。看!显示的是57辆,再填写预约,按键发送。等着吧,不到3分钟就会有出租车来到你身边,方便快捷,还价格便宜。"这是3月20日晚上,市民李女士为记者演示运用手机软件打车的情景。

  李女士称自己是"打车软件"的受惠者。一段时间以来,正处哺乳期的她,带着孩子出门是最大的难事。"坐公交车太拥挤,而且车站也不近,有‘嘀嘀’和‘快的’就省事多了,打车方便又省钱。软件商家直接将补贴打入出租司机的账户,真是司机省心、乘客方便。"

  在一辆出租车上,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打车软件开始我不会用,听别人介绍后,我就下载了一个,刚开始效果是不错。而且聊城一些加气站和通讯机构还为安装软件提供优惠活动。我两部手机,一个使用一种软件,每天可以多挣40多元呢,可是后几天情况有点变化,闹心事也来了。有乘客同时用两套系统叫车,结果就有可能被分别使用两个软件的司机抢单。别的司机先开车过来,人家坐他的车走了,我就会被放了‘鸽子’。"

  "补贴"是否会长久

  据介绍,打车软件自诞生之日起,就引发了各种不同声音。有人称赞其为"神器",认为打车软件使司机和乘客都得到了实惠,值得一用;也有人认为它扰乱了出租车市场,让那些不使用这些软件的消费者很难再打到车,同时加剧了出租车资源的分配不公。对此,聊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杨继武认为,就打车软件本身而言,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软件创新,而是一种全新的O2O商业模式的崛起。

  "O2O商业模式,就是Online To Offline的缩写,也就是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是商业交易模式的一种进步。但就‘嘀嘀’与‘快的’的‘烧钱’战来看,这完全是商家竞争的一种炒作行为。实际上,打车软件并没有什么有效的盈利模式,商家之所以请全国人民打车,其目的不过是借助打车软件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争夺终端入口的支付客户。"杨继武说。

  那么,这种补贴会长久吗?是否真正的惠民?聊城市淼淼出租车有限公司经理葛树伟认为,企业是需要利润维持的,既然打车软件并没有什么有效的盈利模式,那么一旦这种消费习惯形成,在没有任何补贴的情况下,谁还为乘客的出行买单?当然,这种模式会在短期内让一些市民体会到一些方便与实惠,但对于大多数不熟悉这些软件的市民来说,就失去了对公共资源的享有,造成了新的不公平,因此不能算是真正的惠民。

  新事物还需理性对待

  3月22日上午10:55分,聊城市柳园南路,正常行驶的鲁P39XXX出租车,司机师傅在接到电话后,突然变道导致车辆追尾。这是记者在聊城市交警支队122指挥监测中心大屏幕上看到的一幕。

  "先不要说这款软件是不是能够真正便民,司机在车辆驾驶中接打电话、收发信息、车辆突然变道等行为,都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不良行为。建议市民理性对待,并提醒司机师傅切莫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了自身与他人的安全。"聊城交警支队宣传科副科长张吉栋说。

  "在没有纳入统一的管理程序和相关配套设施以前,我们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不支持,不提倡,希望广大驾驶员朋友冷静而理性的对待‘打车软件’的安装。"聊城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打车软件的应用,对日常管理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比如造成挑客、拒载、拼车等服务质量类投诉增多,运营过程中出租车驾驶员忙于用手机抢单,给乘客带来安全隐患,并造成服务质量的下降等。

  同时,现有出租车标识只有载客,空车两种,出租司机接到预约,在赴约途中遇乘客召车,该如何处理?是拒载还是赴约?监管部门该怎样监管?这不但破坏了原有的公众资源公平,也增加了拒载投诉率。

  对此,聊城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处工作人员呼吁:相关单位不要为一些商家竞争的炒作推波助澜;广大出租车司机,面对商家竞争的炒作行为应理性对待,对于新生事物可以尝试,但不应当做竞争的主要手段。若要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还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从真正的完善服务、便民利民做起。

  

相关阅读

嘀嘀 快的 大众日报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