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市民喜欢吃的
黄鱼实现增殖放流了!昨天,记者从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获悉,今年4月中下旬,我市将在3处建设
人工鱼礁的海域增殖放流30万尾黄鱼。据介绍,这是自我省成功突破黄鱼苗种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大规模的人工增殖放流。
新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据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副院长郭文介绍,黄鱼是青岛市民对大泷
六线鱼的俗称,2012年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完成"大泷六线鱼苗种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并获2012年度山东省科技发明二等奖。
"大泷六线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沿岸,是近海定居性岩礁鱼类,是网箱养殖的理想品种,增殖放流、资源修复最适宜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北方石斑’之称,经济价值极高,颇受我国消费者和养殖业者青睐。"郭文副院长介绍说,黄鱼鱼卵有高粘性,极易粘结成团块状,受精率、孵化率极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人工育苗初步研究,90年代我国开始人工育苗试验,均未获得成功。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科研单位和企业致力于攻克这一难题,但均未取得突破。项目组根据鱼卵高粘性特点,创建了一种六线鱼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模式,即"单层平面授精+吊式孵化+苗种培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六线鱼人工繁育技术操作规程。此项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去年曾试放1万尾
"这项技术在国内外首次突破了六线鱼苗种大规模繁育技术难关,打破了目前六线鱼养殖所用苗种全部依赖采捕野生苗种的局面。所繁育苗种可满足我国北方网箱养殖需要,也可用于渔业增殖放流,补充自然海区的种群数量,起到海洋生物资源修复的作用,效益显著。"郭文副院长告诉记者,去年他们曾出于科研的需要,向海域里投放了1万尾黄鱼鱼苗,从投放情况来看,这些黄鱼鱼苗成长较快,对环境适应度非常强,非常适合增殖放流。
30万尾黄鱼苗本月放流
据郭文介绍,今年4月中下旬,我市将增殖放流30万尾黄鱼鱼苗,投放地点将分别在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海域、银海大世界海域以及开发区海域。"投放的地点均是我们建成的人工鱼礁区域,有利于黄鱼的繁衍生息。"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在沿海适宜海域已经建设8处人工鱼礁区。其中,增殖型人工鱼礁5处,公益型人工鱼礁3处,每处鱼礁区规划面积300公顷,共计2400公顷,投礁总体积135万空方,投资金额2.8亿元。这些人工鱼礁将成为海域内鱼群的聚集地,使礁区的渔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主要经济渔业品种及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等渔业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逐步形成以人工鱼礁为载体的青岛近海规模化
海洋牧场。(记者 原野 通讯员 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