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潜航员青农大公益讲座 300名学生参加

2014-04-15 10:3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深海海底有什么稀奇生物?深海海底又有什么地形变化?太多的方面都值得深入研究。4月12日,国家海洋局“蛟龙号潜航员付文韬来到青岛农业大学做了有关海洋知识的公益讲座,现场的300名学生不仅对“蛟龙号”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还见识了深海海底的生物和地形,了解了潜航员深海作业时的一些经历。付文韬说,未来下潜模式将扩大应用范围,从科学考察向民用扩展。

    深海海底的虾多为红白两色

    付文韬是中国首批自主选拔、培养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潜航员,他全程参与了“蛟龙号”潜水器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四次海上试验,执行了总计51次深潜任务中的19次,多次刷新海试最深记录、最长水下时间,并于2012年“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任务中,驾驶“蛟龙号”创造了7062米的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记录。

    付文韬在讲座上说,深海里漆黑一片,很安静,深海的生物多种多样,戒备心不强,活动也很缓慢。深海的虾基本都是红色和白色;鱼的种类多样,有尾巴像老鼠尾巴的鼠尾鱼,有在深海5000米处发现的狮子鱼等,大部分鱼都是白色;在7000米海底还发现了半透明的海参,经基因测定为新物种……海底的地形也很奇特。

    付文韬介绍说,2013年最新探海情况,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组织国内外22家单位,126名队员,自2013年6月5日向阳红09船驶离青岛母港至9月24日返回青岛,历时113天,航程16505海里,分别在南海蛟龙冷泉一号区、蛟龙海山区,东北太平洋CC区和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采杞海山区,开展了三个航段21个潜次的下潜作业和38个站位的常规调查,圆满完成了2013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的全部科考任务。

    深海勘探时通讯中断,紧张又兴奋

    在互动中,很多学生向付文韬询问了不少问题。一名学生问他在深海海底时是否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如果遇到机械故障又会怎样处理。

    付文韬说,深海7000米地气温很低,气压也很低 ,一次下潜感觉能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他印象最深的一次危险经历是他在执行7000米海试的时候,当时他们下去了3个人,他负责主驾驶,可能是因为话筒的按钮被按住了,跟上面失去了联系,舱内出现了报警,但他们在深海发现很多生物,当时的心情是又紧张又兴奋,而上面的人由于联系不上,以为出了意外,十分着急。“如果在深海作业时出现机械故障,首先应该判断故障的程度,如果没有危险,就继续工作 ,如果有危险,就返航。每个人面对情况都有一定的认识,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付文韬说。

    下潜模式将从科学考察向民用扩展

    记者了解到,“蛟龙号”首次应用航次,潜水器和深潜团队都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丰硕的科考成果,大型生物样品种类和数量(71种,390只),超过了过去大洋调查20年的总和。海底世界的神奇和深海海底地形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太多的方面都值得深入研究。付文韬说,未来下潜作业模式为潜航员1+科学家 2,也会扩大应用范围,从科学考察向民用如深海旅游扩展。

    文/图  记者 张彤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蛟龙号 潜航员 城阳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