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自行车别成“一锤子买卖”

2014-04-15 15:10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赵亚麟

  武汉网友“管得宽”近日发帖描述了他的租车经历:从上午到下午,跑了10里路,找了16个站点,都无车可租或无法还车,甚至遭到工作人员揶揄,“坐公交,打出租更方便,为何租自行车?”不少网友跟帖感慨“对公共自行车彻底失望”。3亿元投入、上千个站点、10万辆自行车、100万人办卡……曾广受关注的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打造了“满街都是自行车”的亮丽风景线,然而4年多的时间之后,却陷入“车辆少、租车难”,部分站点瘫痪荒废的地步。(《京华时报》4月14日报道)

  原本武汉的“公共自行车”在4年前就是一项备受公众瞩目的项目,而武汉“公共自行车”公推私营的模式也受到广泛推崇,被国内不少城市竞相效仿。

  在当时看来,这样的自行车租车项目促进了城市环保、方便了市民出行、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理念,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而且租车项目运营伊始,武汉的市民也热烈响应,100万人办卡租车的规模就可见一斑。

  然而,4年下来,原本这项一举多得、“稳赚不赔”的项目,却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运营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公司拿着政府给的优惠政策和市民办卡的押金去搞起了房地产,置这样一项一举多得的好项目于不顾,实在令人愤怒。

  我们不仅仅要谴责公共自行车租赁公司这种追求私利的短视行为、“一锤子买卖”,更要反问:原本武汉市政府轰轰烈烈推出的这项“民心工程”,赚了眼球、赚了政绩之后,后续便不再管理、不再监督了?是不是武汉市政府做的也是 “一锤子买卖”呢?

  不仅仅是武汉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其实全国很多地方也有类似这样轰轰烈烈上马,惨惨淡淡运营的所谓“民心工程”,而这些披着“民心工程”的政绩工程,在浮躁的政绩观下,在一段时间的喧嚣过后,最终也只能变成“一锤子买卖”的闹心工程。

  要想杜绝这样类似的 “一锤子买卖”,显然我们先要从建立科学合理、公众监督的公共财政体系下手,然后再谈其他。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林永丽]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