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中央电视台曝光身为
贫困县却建豪华办公楼三天后,4月12日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县委 、县政府搬离了被曝光的豪华大楼,但公众有关贫困县为何出手阔绰的追问并没停止。记者近日前往利辛县调查了解到,利辛县自1994年被列入
国家级贫困县,20年以来一直没脱贫,近年每年从国家和省市拿到的扶贫款项更是高达5亿元,然而,过多的扶贫资金似乎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使得当地农户“造血”功能缺失;还有媒体报道称,扶贫资金运作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无招投标、无管理办法、无划拨程序、无监理、无竣工验收的“ 五个W ”……在让人“上瘾”的贫困背后,有关贫困县扶贫与脱贫的议题引人深思。
每年5亿元扶贫款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贫困县的话题持续不断。4月9日,中央电视台曝光利辛县耗资数亿元建豪华办公楼,利辛县被推到了舆论漩涡中。
这场风波源自于利辛县的身份:国家级贫困县。
地处安徽省西北部的利辛县,是1965年由部分偏远乡镇组建而成 ,其贫穷状况由来已久。
“由于建县晚,基础设施差,工业底子薄,加之县境内南洼北高,易涝易旱,贫困现象严重。”4月16日下午,利辛县扶贫办主任陈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利辛县几乎没有重工业,也没有太大的企业。自从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以来,几乎每一次贫困县的评选,利辛县都入选。
“利辛县是 199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贫困县,1994年被列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重点县,2002年又被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陈华说,2012年国家级贫困县调整名单,利辛县依然在列。
从1994年开始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为什么经过20年的发展利辛县还没有脱掉贫穷的帽子呢?有人猜测这与贫困县能享受到诸多资金扶持有关。
戴上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意味着每年可以获得5个多亿的财政支持。
特别是国家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时期扶贫攻坚主战场之后,于2012年被划归为大别山贫困片区的利辛县得到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
“2011年和2012年两年的专项扶贫资金都是 3100万元,2013年达到了3900万元。”陈华介绍,“专项财政资金一般会分两次发,每年两会后会下拨三分之二,等到10月份左右,剩下的三分之一再下拨。”
据陈华介绍,这部分专项扶贫资金有专项的用途,例如用于整体村的脱贫推进、农业技能培训、产业扶贫等等。但专项扶贫资金只是利辛县获得的资金支持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支持来自于教育、交通等各部委的大力支持。
“比如利辛县中小学现在都可以获得的免费营养午餐,这一项教育部门每年对利辛县的支持是 8000万资金,这部分资金只有在连片特困地区的学校里有。”陈华说。
另一项投入比较大的是交通。
“在修路上,利辛县一年从交通部门获得的资金支持有2个亿。利辛县现在的交通道路相对于周边蒙城、涡阳县都要好,这主要是沾了贫困县的光。”陈华并不避讳,算上专项扶贫资金、教育交通等部门的支持,再加上贴息贷款、以工代赈等方面的补贴 ,贫困县身份一年能帮助利辛县获得国家5个多亿的财政支持。
农户分得几杯羹? 38岁的利辛县马店孜镇水寨村村民李士峰也想从这5亿扶贫资金中分一杯羹。
如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大部分年轻人一样,自 18岁起,李士峰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多年打拼之后,李士峰靠着包工程,一年收入几十万元。2012年10月,李士峰决定回家创业。
“现在不是都支持农业嘛 ,而且听说国家级贫困县对养殖都有补贴 ,所以想回家发展农业,干点事情。”在外面见多识广的李士峰为此还专门创办了一个“宏运来”养殖专业合作社。
2014年李士峰买了100多只山羊,多次申请扶贫资金无果后,他打了亳州市长热线:“人家养了3000只鸡都有补贴 ,我养羊怎么还是没有补贴?”
市长热线将问题转给利辛县畜牧局,县畜牧局又转到马店孜镇里,镇里回复说:“得达到一定规模才行。”
“上面回复说,山羊的数量得达到500只,然后羊棚盖好,才能给补贴 。”李士峰说,前期盖羊棚已经花了60多万了,基本没有钱投入了,他的打算是 ,给了补贴 ,立刻可以达到500只的规模,在等不来补贴的情况下,他说自己只能卖了这100只赚了钱再扩大规模。
而去年开春,李士峰还曾养了800只鹅,也是没有得到任何补贴。
“800只鹅,成本上,鹅苗15元一只,饲料2万多,光成本就要3万多。”李士峰给记者算了笔账,“最后死了近100只,卖的时候正赶上禽流感,所以价格也不好,60块钱一只,这样算下来也就赚了1万块钱左右。”
利辛县曾经对养鹅户进行过重点扶持,水寨村养殖场42家养鹅户曾获得过115万元的扶贫资金,平均每家养殖户获得的补助近3万块钱。
但4月16日,记者在水寨村采访时发现,如今村里几乎没有养鹅的了。
“村里原先扶持的养鹅户,后来也不给扶持了,因为挣不到钱,所以都出去打工了。”李士峰告诉记者,养鹅饲料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没有扶持,很难做大,“村里曾经有一户养鹅的,因为没有钱买饲料,鹅非常瘦,都成为村里的笑话。”
扶贫款“大头”拿来搞基建
根据扶贫资金项目计划,除了养殖业,利辛县对于贫困村种植苗木也有补贴 。记者在水寨村采访时,正赶上镇林业部门的人在统计种植苗木面积,以便进行补贴。
“这个补贴主要是林业系统的补贴 ,苗木种植用户每亩补贴 300块钱。”水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丰告诉记者。
不过这个钱并不是补贴给农户的,而是最终给了承包土地的公司。
据李士丰介绍,目前水寨村里90% 的耕地承包给了上海虞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由这家公司进行榉树、朴树、罗汉松、桂花、红枫等优良品种苗木栽培,每亩300块钱的补贴也是给这家公司。
李士丰解释道,村里的老百姓可以给公司打工挣钱,直接从农民变成工人。“一亩地的承包费用是 800元左右,基本是亩产小麦价格,而村民平时给公司打工一天能赚50到60块钱,一年下来又能赚几千元,所以收入应该是比以前更好了。”
利辛县的扶贫资金究竟有多少能用到产业扶贫上呢?
根据《利辛县2011年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表》中的资金使用显示,具体到各贫困村后,扶贫资金绝大部分用于通村公路、水泥路、桥涵建设、老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而对于养殖种植等扶贫却相对较少。
根据规定,产业扶贫可以使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因此国家扶贫资金到了地方上要求将其中70%左右用于产业扶贫。
显然,利辛县的扶贫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造血”功能。
对此,利辛县扶贫办主任陈华也颇感无奈。“村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所以我们现在70% 的资金投入了基础设施建设,另外 30% 投入产业扶贫,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卖地”的时髦倒是赶上了 除了产业扶贫上投入过少导致贫困县“造血”功能缺失,近年来利辛县急促上马的许多旅游开发项目,也让很多村民成了失地农民 。
“家里一共只有四五亩地 ,这一下子就被占去了一亩九,我们村包括周围几个村,几乎每家都有耕地被征走,还有的村民直接家里都没地了。”小泥沟村村民李佳(化名)告诉记者。
小泥沟村村民被征用的土地是一个名为利辛县蝴蝶泉旅游度假村的旅游开发项目。
实际上,这处名为蝴蝶泉的地方,既无蝴蝶又无泉水。“这里原来是一大片高低不平的洼地,一下雨就积水成湖,十来天不下雨就干涸见底,无法种植庄稼 ,大约有二三百亩荒地。”马店孜镇党委书记韩赟解释道,“从空中看,像一个蝴蝶的形状。”
近年来,利辛县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进蝴蝶泉的开发。
根据利辛县近几年的招商资料显示,原本计划总投资 2.2亿元的开发项目最终变成了投资 15亿元,占地面积也从一开始规划的1000亩扩展到1200亩、最终又扩展到2014年3月24日首次环评公示中所提到的2288.55亩。
从 1000 亩到 1200 亩再到2288.55亩,村民们质疑征地手续是否合法,补偿标准是否合理?
根据2012年5月安徽省政府发布的《关于调整安徽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小泥沟村所在的马店孜镇征用的农地补偿标准应该是每亩34020元,但实际上村民拿到手的只有24700元。 “就算是3月24日环评,但这个工程去年就开始动工了,是不是也不合法?而且当时征地的时候,村民都没有签字,是村干部自己决定把地卖了后才告诉我们的。”听到记者所说的蝴蝶泉项目环评,李佳回应道,“我们觉得这个补偿标准肯定低了,我们肯定还要去闹,“闹一闹,肯定还会给我们不少。”
对此,马店孜镇党委书记韩赟回应:“蝴蝶泉周边征用的这300亩地是低洼地,种庄稼产量就很低,所以赔偿标准低。”
不过在《关于调整安徽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中并没有单列“低洼地”的补偿标准。
利辛县政府也承认,2013年底开始施工的蝴蝶泉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用地性质、房屋拆迁、地下光缆搬迁、土地租赁费用以及赔偿等问题。
3月28日,利辛县委副书记程莉前往调度蝴蝶泉项目推进情况,要求相关部门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但更让村民担心的是,这个打着旅游度假村旗号的开发项目很有可能变成有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4月16日,记者走进位于蝴蝶泉附近的一个展示厅,一位工作人员明确告诉记者,“开发项目里有别墅,等开工建设的时候就会开盘对外销售。”
对此,马店孜镇党委书记韩赟解释道,这是一个旅游度假的地方,将来可能会建养老生态中心,并不会涉及房地产开发。
而被央视曝光的凤鸣湖开发,因为存在征地程序不合法等问题,已经被叫停。
利辛县的征地问题一直被诟病。2013年12月20日,针对少数地方侵害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问题整改进展缓慢的实际,安徽省召开专项督察整改约谈会,阜阳市界首市、亳州市利辛县、安庆市宜秀区等地进展缓慢,效果不佳,群众反应较大,被列入此次约谈对象。
但这并没有影响利辛县在土地财政上的尝试。2014年1月17日,利辛县财政局局长张贺武在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表示,从土地出让金收入情况看,2013年,利辛全县土地出让收入累计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317%。“利辛县新城区比原来的老城区几乎是扩大了十倍左右。”利辛县一位知情人士段宏(化名)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利辛县开发区楼盘的均价已在4000元以上,这和亳州整体均价相差无几。
“像新城区的奥林清华,房价都到了四五千,跟亳州市房价差不多。”段宏表示。
尽管在扶贫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利辛县扶贫办主任陈华坦言,他们并不是想占着贫困县的帽子不愿脱贫,根据脱贫计划,他们力争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利辛县这两年的贫困人口也在逐渐地减少,按照人均2300元的扶贫标准,我们2011年当时还有30.92万贫困人口,2012年是27.56万,2013年是24万,基本来说,每年都能减少3.5万左右。”陈华告诉记者。
陈华透露,目前安徽省已经在研究贫困县推出的对策,从主要考核GDP转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相信不久后就会下发相关的规定。”
实际上,贫困县的退出机制由来已久。
2014年1月27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国良在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的,针对国家扶贫重点县只进不出或进的多、出的少的现状,要研究可行的贫困县退出机制。
在王国良提出的“一揽子”计划中,包括将推进降低贫困县GDP考核权重,转向主要考核扶贫工作的改革,并研究可行的贫困县退出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也认为,申报贫困县是一项“一劳永逸”之举,贫困县不需要年复一年跑政策跑资金,付出的成本相对低廉,这个局面必须改变。他还建议,国家扶贫应该更为精准化,相关的扶贫资源应该尽可能地落实到区域或个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吴国宝也认为,扶贫也应该深入到贫困村庄和具体的农户,这样资源才能更好地利用起来,让扶贫更直接。此外王国良表示,“下一步要把扶贫资金的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要彻底改变扶贫资金审批权‘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这种循环”。
“扶贫资金的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里,有助于精准扶贫,因为县里比较了解本地的实际情况。”利辛县扶贫办主任陈华表示,不过今年的扶贫资金还没有下拨,审批权如何下放也没有具体的规定。文/图 记者 李杨(署名除外)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