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都社区:志愿服务暖人心 敬老扶弱送温暖

2014-04-25 11:20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崂山中韩街道华都社区,就有这样一支志愿服务队伍,他们照顾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助残扶弱、弘扬时代新风,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让社区居民充分感受到大家庭里的感动,成为了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韩街道华都社区位于海尔路西侧,由周边的7个住宅小区组成,居住总人口约20000人。社区成立之初,由于居民组成复杂、互不熟悉,邻里纠纷现象时有发生,公共事务更是无人关注。为改变这一情况,华都社区提出了组建志愿者队伍的想法。

  初冬枝是华都社区的一名普通社工,也是关爱老人志愿队的发起者之一。刚刚来到社区工作时,初冬枝发现社区有很多空巢独居老人无人照顾。于是,她便组织一些热心助人的居民,建起了这个敬老帮困的志愿者队伍。

  这几年来,初冬枝一直义务地照顾着社区里的低保户于兰花老人。寒冬腊月帮她搬煤生炉子、头疼脑热带她去医院,屋里屋外,大事小事她都赶在老人前面为她打点好。去年于兰花的老伴得了重病,她还和于阿姨一起,照顾她病重的老伴,抬轮椅、上医院,前前后后,忙里忙外,全然把自己当成了老人的家人。

  “我就永远忘不了,就是去年俺老头有病那年,有一次老伴磕倒了起不来,我打电话她来帮我。我也没有闺女,就把她当我的闺女了。有什么事我就去找她商议商议,她来了给我拾掇拾掇。人要有良心,我就觉得天下她对我最好,我真是感恩不尽啊。” 中韩街道华都社区居民于兰花说。

  现在,初冬枝仍然会经常抽时间到老人家里照顾她。对于她来说,老人早已经成为了她的家人,到老人家坐坐,干点家务活已经成了她每周必干的事。每次到老人家,初冬枝不仅要为她收拾房间、陪她读报纸。到了中午,初冬枝总是等到老人吃完饭,自己才赶回家跟家里人一起吃饭。

  初冬枝的孩子今年才上小学,正是需要上心照顾的时候,但是初冬枝却把本来应该给孩子的时间拿出来照顾了老人。从老人家回到家一般都是过了吃饭点了,而且这样一来,跟家人孩子相处的时间也被占去了一大半,但是初冬枝并没有因此放下为老人志愿服务的想法。

  在华都社区,不仅有扶贫帮困的志愿者,还有家庭教育、问题活动、公益宣传等10几支志愿服务队伍,他们常年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弘扬文明新风,也为居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

  记者在华都社区文体中心看到,志愿者李艺正带着刚出生不到两个月的孩子,义务为社区的孩子们上钢琴课。从事志愿服务5年来,李艺已经教过了40多个孩子,部分优秀学生还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等荣誉。现在,正在休哺乳假的李艺仍旧坚持每个周末到社区来授课。

  李艺说,“每年7月份是考级的时候,如果在家待得时间长了会耽误这批学生的考试,所以抱着孩子也要来给他们上课。尽量把这些孩子都带到达到成绩、拿到证书、拿到奖,我就开心了,付出也就觉得值得了。”

  像李艺这样开展家庭教育服务的志愿者,在华都社区共有12人。他们给周末没有家长照看的孩子补习功课,利用业余时间教授书法钢琴,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志愿者们秉承着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用心服务着社区的居民,在这里,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年过半百的老人们也不甘示弱,成立了包括舞蹈队、太极拳剑队、剪纸队等8支队伍在内的文体宣传志愿队,为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加了不少色彩。

  华都社区的志愿者队伍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感受到了浓浓的欢乐。楼道干净了、邻里和谐了、社区热闹了,这里再也不是6年前刚成立时那个脏乱差的样子,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这了。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常常会被拉远。而作为崂山区最大的社区之一,华都社区的居民们却被这12支志愿者服务队紧紧地拧成了一股绳。在去年的全国“敬老文明号”评选中,华都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荣获了第一届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编辑: 李敏娜]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