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宜不买康熙的账 据传说,因为张谦宜的耿直,加上他教学水平高,两位皇子学业大为长进,胶州的老学究还真引起了皇帝的重视。
据石业华先生介绍,当地一个传说曾提到过康熙帝提拔张谦宜的故事。“康熙发现他很贫穷,就想让他发点外财,便将一位贪官逮捕了,并声称只有四阿哥的师傅去讲情才能释放,那意思明摆着是让张谦宜揩点油水。”贪官家人立即携着千两银票去雍王府拜见张谦宜。一进屋,张谦宜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来人把银票递上去,并说明原委。这样的机会张谦宜是怎么把握的呢?他眼不离书,把银票用袖子拂到地上,说了声“该杀”。
传说康熙知道后,叹了口气道:“唉,这个山东学究真乃书呆子!我原想让他做几年官,看来确实不是做官的料,就让他教一辈子书吧。”于是,康熙召他入殿,鼓励了一番,又送他不少礼品,然后让他回家教书。一心只想做学问的张谦宜听说让他回老家胶州,竟高兴地向康熙连磕三个响头。
张谦宜返乡之后,居住在原胶南市张家楼镇大崮村。相传张谦宜还乡后在这里闭门著书之余,种植了许多樱桃树,后来种樱桃的风俗沿袭至今,因为是张谦宜开始栽的樱桃,加上他做过皇帝的老师,所以此地现在叫做“樱皇谷”。
读书怡情之余,张谦宜还给自己挑选了一处墓地,这处墓地就在山谷之中。
终老故土,享年83岁 风水轮流转,当年被罚跪砖顶碗的四阿哥胤禛 在康熙死后做了皇帝,是为雍正。关于雍正和张谦宜之间的精彩传说终于上演了。
据说雍正登基后,想起了自己的恩师张谦宜,“如果不是他当年严格要求,使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学识基础,学到了比别人更多的知识和道理,怎么能胜出众兄弟顺利登上皇帝宝座呢?”因此,他下诏让老师进京做官,或者是直接供奉起来享几年荣华富贵。远在家乡的张谦宜听到雍正要召他入京的消息,不知其意,反而吓得心惊肉跳,以为是自己当年处罚过当今的皇上,现在学生当了皇帝要治老师的罪,便在当天夜里吞金扣子自尽了,享年八十三岁。
这个传说流传很广,但并不为专业学者所认可。因为张谦宜为人坦率耿直,并非怕死之人,如果太在乎自己的所作所为,他就不会当面顶撞皇帝了。有的人认为,张谦宜之所以吞金,并非出于惧怕,而是他自己本来就无意于功名富贵,不愿意离开故乡再进入朝廷这个是非之地。况且自己已经是迟暮之年,还不如死在自己的家乡更顺心一些。
不管怎样,张谦宜总算是在家乡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死后,张姓族人对他十分敬重,遵照他的遗愿,将他葬入之前选择的樱皇谷的墓地之中。这个墓地现在已经成为胶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逢年过节,该地张氏后裔都会来祭祀。
作品被编入大学教材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张谦宜病逝于家乡,享年八十三岁,谥号“山东学究”。有人说,这个称号是张谦宜在世时康熙御赐的,孰真孰假不得而知。
尽管张谦宜人已不在,但他留下的作品却长久地保存下来,单就数量来说,就已经十分惊人了。据鲁勇先生归结,除了前文提及的《斋诗抄》之外,张谦宜还有《家学堂诗抄》、《蜀道难集》等诗集,《山农文集》八卷,《斋诗说》八卷,《斋论文》六卷等文集。在“经学”研究中,一生研究成果结集为《四书广注》三十六卷,还有《尚书说略》、《春秋五传》、《左传地理指南》,他也研究故乡胶州史志,写了《州志别本》补充了《胶州志》的不足。他还写有《读志附辩》对州志问题提出质疑,新写了《胶镇志》、《山东盐法志》,另外刻印的著作还有《古文从语》、《甲申群盗记》。他还编写了《高氏传家录》、《张氏家训》和自撰年谱《稚松年谱》,著述之多,可说惊人。
因为著述丰厚,文法凝练,张谦宜也得到了时人很高的评价,清代翰林宋弼称张谦宜为“胶州三大文人之一”。学者法坤宏评述张谦宜的著作时说:“吐前人之精髓,发自心之明理,挥霍跌宕,期与传著相应”。
不光是古人给他很高的评价,今人也十分推崇张谦宜。当代中国古文学家,陕西师范大学霍松林先生就把张谦宜的《茧斋诗谈》编入《中国诗论史》。复旦大学教授易蒲和李金苓教授编著出版的《汉语修辞学史纲》一书,第八章第七节专门讲张谦宜论炼字炼句。此书是全国大学中文教材,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张谦宜在文论名著《茧斋诗谈》中首先论及炼字炼句的重要:对于炼字,他要求做到“字字有来历,字字相照顾。”“浑成不见斧凿痕”,并能“托得我意思出,藏得我意思住。”
对于炼句,张氏要求“必须文从理顺之中,有洗旧翻新之巧。意不尽于句中,景已溢于兴外。刻苦却不扭捏,平易却不肤浅。初仍作意,久存自然。务使五七字内,线穿铁铸,一字摇撼不动,增减不得为度。”
此外,张氏继承了宋代关于炼字炼句的整体观:“盖名手炼句,如掷杖化龙,蜿蜒腾跃,一句之灵,能使全篇俱活。炼字如壁龙点睛,鳞甲飞动,一字之警,能使全句皆奇。苦炼一句只是一句,炼一字只是一字,非诗人也。”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