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日上午,海明珠渔村一名船主正在给自家的渔船做养护工作。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近些年,
日照凭借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捕捞业、水产业名声在外,但随着捕捞船只的增多,现如今,海鲜资源日渐减少,伴随而来的是
休渔期不断提前与加长 。在海洋资源受到影响的同时,给以捕捞业为生的沿海
渔民的渔业生活也造成了冲击。“生意一年不如一年,要不是还有点柴油补贴,早经营不下去了。”海明珠渔村的刘船长说,由于今年生意差,休渔期间,许多渔民都外出打工去了。
“没鱼捕,船快养不起了”
9日上午,记者来到大泉沟村海明珠渔村,离渔村还有1000米处,就能远远地望见排排渔船停靠在岸边。记者走进渔村,12条渔船停靠在陆地上,另一侧岸边浅水区,还停泊着十几艘渔船。
拿着铁锹铲船内的泥土、用水管喷洒船底、将桐油和石灰涂在船体上……现场是几位船主正在给自家的渔船做养护工作。据介绍,渔船每年在休渔期都要进行养护,由于区域面积限制,许多渔船先停靠在岸边,然后轮流上岸养护。
见记者来访,刘船长忙向记者吐苦水。“海里没鱼捕,船都快养不起了。”刘船长表示,海洋资源被过度捕捞加之近年来的海洋污染,导致海里的资源越来越少。“前两年都在红线以内捕,费用小,烧油少,捕的也多,出海一晚最少得赚四千多,现在在红线以内哪儿还能捕捞点东西?”刘船长表示,大家都想多捕捞点海货,所以从红线以内的近海水域转战到红线外,各项费用增加了不说,意外的是货量反而更少了。“货少了,卖的钱就少了,今年出一次海只能赚一千块左右,最好的时候也就两千块。”刘船长说。
成本增加利润减少
据刘船长介绍,不仅货少了赚不到钱,各项费用还增加了。
“前些年柴油的价格还便宜点,这两年贵了不少。”刘船长表示,耗油量根据船马力的大小各异,20马力的船出海一晚烧油花费为600元左右,40马力的船油耗700元左右。“柴油价上涨了,一晚上就得耗油几百斤,还捞不着多少货。”刘船长抱怨道。另外,渔村内每条渔船都雇佣了两个工人,雇工的工资今年为七百元,较之去年涨了三百元,一年的费用就得七八万元。“费用太大了,为了省钱,出海一次都在外面住三四天。”刘船长说,尽管各方面都节省,但是利润空间还是有限。
除此之外,据渔村内渔民介绍,除了必需的各项费用外,渔政部门每年还要对船内所需的灭火器、救生衣进行发放,年审每年更换一次,“三个灭火器,还有两三套救生衣,就得好几百块钱。”正在修船的王师傅介绍说,每年都要对船户口本 、捕捞许可证等进行年审,一次就两三千元。另外,五六百块钱的渔牌也要两年一更改。
“本来赚钱就不多,平时谁都不舍得花时间在岸上修船。”王师傅说,修理一次船加上网具、雇工的费用就得一万多元。休渔期为了省钱,也基本不雇佣工人修船 ,船主都是自己动手。
不少渔民外出打工
谈起上半年的收入,刘船长直叹气 。“前些年一年能赚个七八万,今年行情不好,赚的七八万都是要和雇工平分的。”刘船长说,这些还不是纯利润,因为雇工不像船主还得承担其他的费用,所以今年有的船主还不如雇工赚的多。“如果没有柴油补贴,我们早就干不下去了。”王船长说。
针对每年休渔期间偷渔问题,刘船长说,前些年有人罚钱也会出海,但是今年查得紧,没人敢偷偷出海,“如果被渔政执法人员抓到 ,不仅扣船,还要没收捕捞许可证 ,最后连补贴都没有了。”刘船长表示,本来海里货就不多,偷渔不仅捕不着货而且还要被罚钱,得不偿失。
据了解,海明珠渔村从祖辈就开始养船,今年61岁的刘船长从20岁时就开始从事捕鱼业。该村周边并无第二职业可以依附,全村人以出海捕鱼为生,村里70%的住户都拥有自家的渔船,目前村里有坛子网船 、大型拖网船共200多艘,然而今年的收入甚微,休渔期3个月内渔民并无其他收入,所以村里不少人都按捺不住外出打工了。
正在养护船的王船长告诉记者,他也是刚刚打完零工回来,“到附近的工地去给人搬石头,干个泥工,一天也能赚个百八十的。”
9日上午,记者来到大泉沟山海路看到,路边接连6家吃住一体的宾馆无人问津。记者走进宾馆院子里,正对着大门的大厅里是餐饮间,桌子上餐具摆放整齐,但整个大厅空无一人。正从自家宾馆内推着自行车准备外出打工的明大姐告诉记者:“现在生意不好,没钱赚,都出去打工去了,各人干各人的,干什么的都有。”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孙晓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