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薇: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学校不能承受之重

2014-07-11 05:50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 魏 薇  

  一年一度的高考录取正在进行。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长失望、焦灼、抱怨的情绪也会随之爆发。如何客观辩证地分析高考成绩,不仅有利于更多家长理性、公正地看待孩子,也能公平合理地看待老师和学校甚至整个基础教育。

  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一所好的学校,应该符合育人的规律,因材施教、尊重孩子,公平对待孩子的秉赋差异。学校若急功近利、追名逐利,恐怕会丧失其应有之义,会成为忽视大多数,只成就少数人的地方。

  基础教育自恢复高考始,追求应试教育就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选择。近40年时间里不断呼吁改革,仍没有根本改观,在众多家长的眼中,升学率高的就是好学校,不管用什么方法,无论"按秒计时学习",还是"零抬头率的学习状态"……总之,只要升学率高就一好百好了。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群体意识,让教育偏离了正确航道,学校也成了功利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打破阶层界限,实现人生梦想的美丽神话。

  放眼看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群体意识正在成就什么?

  超级中学的形成。超级中学是对高考而非对教育贡献最大的学校。为保持其重点中学的地位和优势,主管部门给予的"格外照顾",理所当然地加剧了家长让学生千方百计上名校的心理。当越来越多的孩子从省内、全国各地涌入到这艘"高中航母"上的时候,办学规模、录取到名校的比例就出现了"马太效应"。平素里家长也都明白的道理,诸如知识是用来铸就灵魂而非功利性的等等,但碰到高考这个法力无边的魔咒时,什么道理都是苍白无力的,非理性的认识总是强有力地裹挟着学校和整个基础教育。

  高考产业的形成。家长们大都认定"大水能泡倒墙",加班加点是追求升学率的不二法门。由此,在学校之外就形成了庞大的教育暗黑市场。"一对一"、"名师上课"等相继出笼。家长不惜重金,孩子们出了校门就进辅导机构门。试想这样的孩子会热爱学习吗?会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吗?

  背离"教育"的学校。当家长为孩子选择中学的时候,是否认真了解过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文化氛围?是否深入考察过,你的孩子到这所学校就读会有怎样的发展?当我们仅用功利性来衡量学校的话,就可能导致疯狂的、扭曲的心理,进而很多人成为这种心理的帮凶。这种心理绑架下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因为它离"教育"本真太远了,离均质化的教育则更远。

  让我们忧心的是,这种畸形发展的高中教育让每所学校都承受着重压,它们无心构筑特色文化,无暇培养一流教师,泯灭教师个性,甚至有百年办学历史的中学也在这种恶性竞争中沦落。被当地政府重点关照的学校被寄予的期望值太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保持优势;生源稍逊的学校则总想扭转乾坤,幻想着下一轮招生会有奇迹发生;生源差的学校则丧失了信心和力量,以"现实如此,无力回天"而麻痹自身。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争中,没有胜者,在"升学率"的重压下,一切的教育真谛都变得那么脆弱和不堪一击。我们这个社会是不是该沉静下来,还学校一个和谐、安宁的办学环境,还教育一个本真的状态,别让学校承担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阅读

升学率 高考 学校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