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已青
青岛的
交通史,可谓一部马路书写的编年史,随着城市的马路从历史延展而来,交通工具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换代。
青岛的城市发展进程和道路交通的开始,打上了德国人的烙印。青岛地势不平,德国人凿山开路,升降曲折,一依山势。如今青岛的老城区中,老街仍是充满了德国风情。“青岛建筑中极为强烈的德意志民族风格和特征”,令梁思成印象深刻,并承认这里早期建设“相当美丽”,青岛在“道路尽头和转折点上都有良好的对景”。在这样的街区,起伏变化有节奏和韵律的马路上,不论是人力车、
马车还是汽车,仿佛是老明信片中的风光,和山海融为一体。
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历史深处,就可以看到青岛市区的马路上流动的景象。德国人经营的马拉的客运车是交通的先驱,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德国的高级官员才可以乘用,后来成为客运车,当然价格昂贵。1901年,德国总督先以两辆汽车代替欧式传统马车,使青岛成为山东最早有汽车运行的城市。
市区的街道和马路,是严谨规划和科学布局的产物,而市郊的公路,把青岛市区与崂山风景区联通。中国最早的公路——台柳路——建于1903年。由原台东镇起,经东吴家村及保儿、河西、李村、汉河等村,止于柳树台村。彼时的公路,主要供马车行路,所以叫马路。洪深在《青岛闻见录》提到20世纪最初的台柳路:“自岛至劳山(今崂山)柳树台,数十里间,皆为广途。每当星期休息,汽车往来,道旁槐树,清香扑鼻,真快游也。”然而,德占青岛时期的交通,建立在德国人对青岛的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获益者是德国人。台柳路筑成通车后,专供德国侵略者及其侨民游山玩水、休疗憩养、侵略军调动演习之用。有时中国人推车在路上行走,看到德国人的车来了,必须立即将车推到路边沟里;而德国女人骑自行车在路上行进时,中国人也要赶快躲开。
自1900年后,汽车逐渐成为青岛街头的寻常风景,青岛城区出现人力车、自行车、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并存。1934年夏天,作家苏雪林来青岛避暑,游览市区和崂山 ,写了游记《岛居漫兴》和《游劳二日》。在苏雪林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青岛的马车。她和丈夫“康”以及接待他们的朋友山大周教授夫妇一起,乘坐马车到太平角野餐。他们乘坐的马车很特别,配置的是一匹马和一头骡子。周君为苏雪林介绍青岛的交通和地形:“青岛本是由一座荒山开辟出来的,全城的地势坡陡起伏,虽说处处筑有光滑坚实的柏油马路,车辆通行仍然感觉困难。因此这里马车的制度也别出心裁,一骡一马相配。骡取其耐运负重,马则取其力大能爬山坡。”
因为青岛是一座国际化的城市,旅游业发达。上世纪30年代,青岛的洋车夫,很多都会说简单的外语。为了揽客需要,德语,英语,俄语,日语,都能来上几句。吴伯箫在《岛上的季节》文中写道:听吧,那“嗨喽”的声音,“OK”的声音,洋车夫呼“Jin-riksha”的声音,满街都是。
所有的道路都承载着城市的变迁,时代的变化,个人的记忆,而每一个时期的交通工具,更是时代的过客,留存着私人的经历。1997年,我大学毕业来到青岛。青岛的马路上,很少看到自行车和摩托车,和其他城市汹涌的自行车流相比,青岛的马路上,多了几分静。我经常乘坐从火车站开往胜利桥的5路电车,拖着长长的“大辫子”,嗡嗡地开了,到了站牌又停下。而5路私家小公共,常常超载运行,挤得满满的,每次遇到交警,售票员就会让大家弯腰“一蹲”,乘客们也会乖乖地配合。这种小公共,因为存在安全隐患,很快也被淘汰了。
时代在演进,城市的版图在扩张,胶州湾跨海大桥和隧道开通,青黄不接成为历史。私家车越来越多,不知何时,青岛的交通在上下班高峰,开始堵车。
如今的青岛,即将驶入
地铁时代。地铁2号线正在施工,蓝色硅谷轻轨线通过环评。“随着地铁和轻轨的建成通车,青岛主城区的交通系统将进入公交、地铁和轻轨并行的时代。”春暖花开,你是乘坐公交车看大海,还是乘坐开往春天的地铁,戴着耳机听一曲时光之城,在城市的地下来一次穿越?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