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给学生讲现场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报讯(通讯员 曹洁茹 记者 张彤) 随着暑假和三伏天的到来,中小学生中暑、溺水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为使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现场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突发事件自救与互救能力,7月19日上午,青岛农业大学
红十字会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征。第一站是赴
城阳区实验中学,面向初一、初二级部40名学生代表,进行心肺复苏术 、创伤救护、意外伤害等安全知识的讲解与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最后达到“教会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影响力。
由于青农大红十字会前期在实验中学开展了一期应急救护技能展示,本次特选取了初一、初二每个班级 2名有应急救护基础同学,进行专业的救护培训,由他们成立应急救护小队定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带动班级同学一起学习,争取全校80%的同学熟练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当发生食物中毒、中暑、溺水、意外扭伤等紧急情况时,如何进行简单的急救?救护员通过模拟互动、视频播放、PPT展示、示范演练等多种通俗易懂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引出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热情高涨,聚精会神地跟着救护员的讲述及动作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在实操练习过程中,采用分组培训练习,救护员对每个同学的每一个救护动作认真地示范和讲解,对错误操作一一纠正,直到动作标准。一个微小的救护动作,就可能把一个伤者拉出死亡的边缘,如果操作失误,就可能让生命瞬间消失。
“这样就可以救人么?”大大的眼睛、好奇的目光、知识的渴求,心肺复苏术从演示开始就吸引了很多同学的注意力。救护员现场演示后,许多同学也跃跃欲试,学着救护员的姿势,将双手放到人体模型的胸部,一下一下进行按压。开始一名中学生只是对着模型的胸腔部位胡乱按压,但液晶显示器一直提示动作不对,学生脸上呈现懊恼的表情,随后救护员手把手讲解纠正说按压位置应于人体胸骨下方的1/3处,他才恍然大悟。“我觉得通过这次的培训对于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军训,上体育课时,有同学受伤了我们就可以帮助他。”八年级六班的班长宋家和这样说。实践团的队员们表示,这些技能无论遇到家人、朋友或者他人受伤 ,都能通过及时自救互救,赢得黄金四分钟,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同时,能参加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让更多的人受益,是一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意义的事。
“一支队伍,一个模型,一种信念,一个个地方,一直向前走。”青岛农业大学红十字会一行18人在校团委实践部部长王光炬老师的带领下赴新市民家园、城阳实验中学、公交公司、盈园广场、百姓乐园、养老院、社区和街道,面向学生、公交司机、社区居民、老人、外来务工人员等开展为期6天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推广活动。《关爱生命健康,普及救护知识》项目是中国红十字总会2014年公益金计划青少年健康安全主题社会实践项目,也是青岛农业大学校团委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之一,通过邀请专业讲师,采取理论讲座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讲授止血、包扎、心肺复苏、逃生避险等应急技巧,让更多的人掌握应急救护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