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军 7月23日上午的一场大雨让不少岛城市民措手不及,也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考验。面对市政设施难以“消化”的及膝积水,不少热心人站在水里疏导交通,守在古力旁提醒路人,体现了雨灾面前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客观上避免了“行人掉进古力”、“车辆被淹熄火”之类的险情。
其实,任何一个城市用来
防雨减灾的市政设施总有一定的承受极限,总有相对薄弱的区域环节,不能一味指望靠现有硬件设施来及时处理所有问题,所以群众的主动参与恰恰是弥补市政设施短板的有效手段:雨篦子被垃圾堵了,顺手清理一下;古力冲跑了,放个警示标志;车辆水中熄火了,帮着推出去。如果把防灾减灾比喻成人体,市政设施就是骨骼、主干,而群众的种种热心举动就是在疏通着细微末端的毛细血管,这是构成整个防灾减灾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在坏天气面前,如果更多的群众做出善举,这汇集起来的正能量将是对抗灾害最有力的武器。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