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镇已成山东黑木耳第一镇 户均增收3.2万

2014-07-25 11:0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西湖镇花园村农民在收获黑木耳



  半岛都市报7月24日讯(记者 张永平 通讯员 李玉亮 董丹丹 尹相彩) 7月22日,经日照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合格,日照企业生产加工的3000公斤、货值19500美元的黑木耳顺利出口韩国。这意味着日照市黑木耳出口实现历史性突破。据悉,东港区西湖镇黑木耳栽培是日照市东港区政府重点推广的种植示范基地,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东省黑木耳第一镇、山东省食用菌一村一品示范镇、全省食用菌生产示范单位。

  对于东港区西湖镇花园村村民卢德会来说,今年是个值得庆贺的年份,由于栽培采用液体菌种菌袋,管理实现微喷灌溉、生物防病,今年的黑木耳与往年相比长得格外漂亮,不仅产量高,价格也提高了不少,每斤比去年贵七八元。不仅如此,自家的木耳还被收购后统一包装要出口韩国,7万多袋木耳一年能多卖2000多元钱。

  “一亩地种植1.1万棒左右,产出约500公斤的干木耳,每亩产值在2.4万元以上。”谈起黑木耳,卢德会介绍说,栽培黑木耳还不需要占用农忙时间,每年的11月至次年5月、7~10月的农闲季节都可以栽培。由于种植黑木耳,不少农民发了财,腰包日益鼓起来,在城里买了楼买了车。据了解,西湖镇已发展黑木耳4000多亩,种植总量达到5000余万棒,涉及大石头、柴家沟、大炮楼、铨园等26个行政村600余户,户均增收3.2万元。

  提及黑木耳,不少人会首先想到东北黑木耳。2003年,西湖镇铨元村村民丁立旺带着一包菌种从黑龙江回到了家乡铨元村,10多年的黑木耳种植经验,坚定了他在一片怀疑声中的试种之旅。几个月后,黑木耳居然欢实地长了起来,试种的2万袋黑木耳收入近2万元。一时间,黑木耳成了人们心中的“黑牡丹”,附近村民自发开始种植。

  2008年,西湖黑木耳注册了“十八垛”商标,正式进入高端品牌行列。2010年,西湖黑木耳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附属价值进一步增强。2011年,西湖镇因“黑木耳规模大、质量优、产业效益可观,”被授予“山东黑木耳产业第一镇”、“山东省食用菌行业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国际地理标志产品。

  为切实搞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工作,西湖镇专门制定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 、土地流转 、配套服务、奖励补贴、考核落实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栽得梧桐树,才引金凤来。2012年冬至今,先后引进了五彩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乐丰食用菌有限公司、盛世天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彻底告别了过去“土法”制作的历史,实现了菌棒生产到产品加工的工厂化运作,完善了“企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全镇建成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126个,黑木耳生产规模达5880万棒,年产量1176万公斤,产值1.3亿元 。

  目前西湖镇在黑木耳栽培的基础上又发展平菇、香菇等食用菌栽培。下一步,该镇将在规模扩张、生产标准化程度提升上下功夫,促进黑木耳产业升级。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黑木耳 第一镇 日照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