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南8月7日讯(记者 王宗阳)大众网记者今天下午从山东省住建厅获悉,截至目前,山东省常住人口9733.39万人,人口
城镇化率达到53.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已初步形成由7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89个小城市、1107个建制镇构成的城镇协调发展格局。下半年,山东还将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进一步放开设区城市的落户政策,在济南、青岛等城市制定实施“
积分入户”等差别化的落户政策。
■山东城镇化发展进入中后期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山东省常住人口9733.39万人,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的发展呈现出“3大特点”:
首先是形成了以本地城镇化为主的发展模式。与江苏、浙江等省的人口输入型城镇化和四川、河南等省的人口输出型城镇化不同,山东城镇化发展呈现出典型的本地城镇化、县域城镇化特征。全省1370万(含983万农民工)流动人口,85%在本省内流动,近50%在本县内流动,减少了流动人口大进大出带来的弊端。
其次是呈现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加速发展的趋势。根据六普数据,全省城镇常住人口46.5%分布在设区城市,30.1%在县城(县级市市区),23.4%在建制镇。2005-2010年设区城市、县城、建制镇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8.2%、2.1%。中小城市尤其县城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大城市和小城镇。
第三是进入了城镇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目前,全省5个设区城市城镇化率超过60%,8个超过50%,按照城镇化发展规律,50%-70%为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未来15-20年我省仍将保持城镇化快速发展态势。
■新型城镇化5大新特点 据悉,日前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这些会议和文件反复提到了“新型城镇化”这个概念。新型城镇化到底“新”在哪些地方?大众网记者从山东省住建厅了解到,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主要新在5个方面。
首先是统筹发展。打破区域发展壁垒,破解城乡分割,改变“重城轻乡”的倾向,将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其次是集约发展。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鼓励用地功能混合,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加强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水平,构建多中心、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第三是低碳生态发展。推进以低碳经济、低碳交通、低碳能源、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为导向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第四是内涵发展。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增强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促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最后是智慧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科技实力,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更加重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转变,以信息化、智能化助推城镇化,提高城市运营效率。
■下半年将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下半年山东城镇化工作将启动一系列“给力”措施,重点出台新型城镇化。部署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部署,抓紧启动国家、省试点工作,发挥改革试点的先遣队作用,同时强化城镇化督查考核。加强监测评价,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按照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确定目标,将抓好70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1000万城中村居民市民化。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制定实施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的占有、使用、收益、继承和流转等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动力。
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济南、青岛等城市制定实施“积分入户”等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适度放开设区城市落户政策,并全面放开县城和小城镇落户限制。此外还将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施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挖潜制度,改革完善宅基地制度。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