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红梅
用户众多、裂变式传播的即时通信工具,能借助社交网络迅速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效果,随手转发导致信息芜杂,极易滋生种种乱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即时通信领域也不例外。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8月7日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对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规范,对通过即时通信工具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
国内电信运营商收费畸高,多年来备受用户诟病,好在,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完善带来了福音——QQ、微信、易信、陌陌等即时通信工具让国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只需一台能连接互联网的智能手机,就能和远方的亲朋好友尽情畅聊,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盯着手机屏幕上的通话时间,边打电话边心疼按秒攀升的昂贵话费了。国家网信办的数据显示,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稳居我国第一大交流沟通类网络应用,用户已突破8亿。
然而,用户众多、裂变式传播的即时通信工具,能借助社交网络迅速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效果,随手转发导致信息芜杂,极易滋生种种乱象。一些人借助微信等移动即时通信平台,大肆传播涉及侵权、泄密、诽谤、谣言、广告、欺诈、色情、暴力、恐怖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公序良俗、社会公德的信息,用户对此深恶痛绝、不堪其扰。谣言不胫而走,破坏正常的网络传播秩序,严重危害公共利益;个人隐私泄露,威胁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杂乱无章的即时通信工具亟待加强规范管理,尤其是信息传播范围广、动员能力强的公众账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即时通信领域也不例外。去年,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惩治了一批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非法牟利的网络大V。随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网络言论和行为的边界,让网络空间走向清朗。针对杂乱无章的微信等移动即时通信工具,国家网信办曾于今年5月27日联合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治理行动,集中整治移动即时通信公众信息发布服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此次国家网信办又出台详细规定,给微信等即时通信公众信息服务划出“七条底线”,有利于在网络空间进一步抑恶扬善、激浊扬清。
无论是普通网民还是公众账号,都要有法律意识和底线思维,文明理性自律。营造和谐、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秩序,让即时通信工具真正成为公众发表意见、即时交流信息的平台,既需要即时通信企业依法依规加强自律,切实承担起管理主体责任,维护公共利益和用户的言论自由、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也需要即时通信用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