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次使用的海上浒苔处置平台。(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供图)
1.67万米重点区域拦截网,78米长的“海状元”号和30艘渔船组成海上浒苔打捞队,连续近两个月的监测和打捞,一年一度的打浒之战正式落下帷幕。8月13日,记者从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8月5日浒苔灾害Ⅳ级应急响应终止。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浒苔约10.13万吨,其中海上
打捞浒苔约3.77万吨;陆上清理上岸浒苔6.36万吨。据了解,截至目前,浒苔资源化加工了49130吨,其中部分浒苔已经加工成肥料、浒苔多糖等多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产品。
海陆联动,打捞浒苔10.13万吨 8月13日,雨后的岛城空气清新,不少游客在海边散步。此时的大海恢复了一如既往的淡蓝色,浒苔已经悄然离去,一年一度的打浒之战告一段落。
据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介绍,本市自6月11日启动了浒苔灾害Ⅳ级应急响应,8月5日终止浒苔灾害Ⅳ级应急响应。截至目前,共清理浒苔约10.13万吨,其中海上打捞浒苔约3.77万吨;陆上清理上岸浒苔6.36万吨。
“今年5月12日,通过卫星遥感在江苏盐城北部海域首次发现浒苔绿潮,5月底浒苔开始进入本市管辖海域。”市浒苔办工作人员介绍,除开展浒苔监测预警预报外,相关部门安排执法船只每日6:00开始巡航监测,陆上工作人员也在团岛至麦岛一线一天分五个时段对近岸浒苔分布进行巡查。同时,在一浴、二浴、三浴、六浴、奥帆中心、石老人海水浴场和金沙滩、唐岛湾等重点海域安装拦截网,力保近岸重点旅游区不受浒苔影响。
78米长大块头带队,30艘船列编 长78米,宽16.8米,拥有四台吊车可以直接将“战利品”吊上来,现场还能将其压成浒苔饼,这就是今年首次使用的海上浒苔处置平台。
海上浒苔处置平台是海大生物集团为海上处置浒苔特别定制的一艘船,安装了大型的浒苔收集料斗和2个自吸泵,料斗可以沉到水下40厘米。船体移动时将浒苔圈在料斗里,由自吸泵将圈入的浒苔吸到船上的料仓里。
该平台还配置了30艘渔船共同组成海上浒苔打捞编队。“打捞编队主要在团岛到麦岛浅海海域展开行动。”市浒苔灾害应急处置指挥部相关负责人潘先生说,“渔船打捞完毕后,平台上四台吊车会把每条船的‘战利品’集中起来,依次放到两台浒苔打包压缩机上进行统一压榨,每天能够处置3000吨浒苔。”
有了海上平台,效率提高近一倍 不用来回奔波,在海上就能卸下浒苔,这减少了渔船靠岸卸港带来的时间消耗。潘先生说:“我们组织了由90艘渔船组成的应急打捞船队和110艘渔船组成的应急打捞预备队,共同做海上浒苔清理工作。今年浒苔量不大,加上我们使用了平台,实际上只用了50艘打捞船。”
截至目前,“1+X”打捞模式打捞浒苔3.3万吨,占海上浒苔打捞量的89.7%。单船日最高打捞量由2013年的50.5吨提高为98.9吨,每艘次的日平均打捞量由2013年的19.5吨提高到了34.6吨,效率提高近一倍。很多市民也注意到,今年登陆上岸的浒苔少了。“去年,海上浒苔打捞量与前海一线陆上浒苔打捞量的比例是1:1.88,今年提高到1:0.6。”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表示。
陆上随来随清,压成浒苔包 针对浒苔分布区域面积大,近岸漂移速度快,打捞船视野有限的情况,今年相关部门还在浮山湾、太平湾、汇泉湾、青岛湾等前海重点海域划设责任区,依托海域动态监控系统、渔船AIS避碰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和800兆对讲系统,对海上打捞船实时监控,确保打捞船只接到调度指令后,迅速赶到指定位置开展拦截、打捞作业。
陆域近岸的浒苔将如何处理?“岸线浒苔随来随清、日清日结,实现无异味、无腐烂、不过夜。”潘先生说。今年相关部门还在八大峡、沙子口等重点区域设置了浒苔压榨机现场压缩。湿淋淋的浒苔通过传送带或吊车直接进入压榨机,在160吨以上的液压下,经过几分钟的处理,就可以变成一包包“浒苔包”。经过脱水的“浒苔包”将被打包送到相关企业,进入“变废为宝”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