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农大公益实践团暑期关爱"摆摊族"子女(图)

2014-08-26 11:2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公益团队走街串巷寻找“摊二代”儿童。



  7月17日本报刊登的《练摊“小老板”,有模又有样》,引起社会对暑期摆摊族孩子的关注。今年8月份,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公益实践团的大学生陆续走近摆摊族,调查城阳以及周边地区的练摊“小老板”,了解到这些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们实现心中的小心愿。

  9岁男孩照顾生意、做家务

  在流亭附近住的9岁小男孩李佳伟,跟随着爸爸妈妈做着水果摊的生意。“这孩子一点也不贪玩,比起他们这个年纪的男生,他更愿意待在这里帮我们照顾生意。”小佳伟的母亲说。当成员们问到小男孩的愿望是什么,佳伟腼腆地说希望成员们买几斤桃子。“佳伟表现出的坚强和懂事,真的打动了我和我的队友,我觉得我们真应该为这些孩子做些事情。”队长王丹向记者说道。

  记者了解到,为了省钱,佳伟的衣服都是妈妈自己做的,饿了就吃家里卖不出去的烂水果。“妈妈做的衣服很好,我很喜欢。家里好的水果得卖,我每天能吃到水果就很好了,而且水果就是坏了一点,没什么事。”小佳伟告诉队员们,自己会努力学习,长大了让爸爸妈妈过好日子。小佳伟的父母告诉实践团队的队员们,小佳伟非常心疼爸爸妈妈,常常在回家之后帮他们分担家务。

  家里卖文具,却用烂笔头

  7岁的小姑娘王巧菡跟随父母来到城阳摆摊,主要卖的是一些杂货和文具,因为在路边摆摊,货物出售的价格总是被压得很低。“我看到巧菡熟练地接过行人递过来的钱并找钱的时候,感觉心里酸酸的。”实践团队的队员姜玮告诉记者,通过他们的了解,知道巧菡很小就学会了收钱找钱、看摊守摊这些零活。“家里的货是要卖出去的,我用旧的就可以。”当队员们问道巧菡为什么不用家里的文具而用短得不像样子的铅笔头时,巧菡这样回答。通过交流了解,队员们虽然并没有从巧菡嘴里问出她喜欢什么,但当成员们把崭新的一套文具送给巧菡的时候,小姑娘开心地连说谢谢,兴奋不已。

  实践团队的队员告诉记者,在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己遇到了太多感人的事,“孩子们真的很懂事,这种乖巧和善良让我觉得很心疼。”队员禚悦回忆说。队员王丹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想通过我们的活动能够让人们提高对这些孩子的关注度,让人们了解这个群体,接纳这个群体,让这些儿童能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关怀,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毛笔写秃了,想要一支新毛笔

  徐姝是公益实践团中的一员,她向记者说,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周女士和她的儿子。周女士今年40岁,是从黑龙江过来的,她的儿子叫陈鹏州,今年9岁,开学要上四年级。小鹏州特别喜欢写毛笔字,但是他不舍得买纸墨 ,只能用毛笔蘸水之后在地上写,他的愿望就是能有一支新的毛笔。周女士说,孩子跟他们关系并不太好,在家很少主动交流,挺叛逆的。

  通过交流后,公益实践队的队员得知,鹏州的爸爸年轻的时候是体校毕业的,希望鹏州能从事有关体育的事业。“我现在有点胖,每天老爸要让我做仰卧起坐和俯卧撑之类的运动,而且还给我安排很多作业。”陈鹏州有些不满地向队员们说道。徐姝说道,陈鹏州非常喜欢绘画和书法,也曾上过学校组织的书法班,但是因为费用太高家庭无法承担就不再继续上了。小鹏州不舍得买纸墨 ,他的心愿就是希望能有一支新的毛笔。队员在走之前为鹏州送去了毛笔和许多墨汁和宣纸,希望鹏州能够好好学习画画和书法,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向继续努力。

  公益实践队送来迟到的洋娃娃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公益实践团的队员在去年调研的时候,有一位名叫杨琳玉的小姑娘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小女孩非常懂事,说话很少,一直帮着父母干活。但去年我们调研的时间不是很充分,后来就没有再到这个小女孩的家里去回访。”公益实践队的队员向记者介绍,这个9岁的小姑娘来自湖北襄阳,自小便跟着父母来到青岛打工,每个假期都到农贸市场帮母亲的忙。当队员们问她有什么愿望的时候,她开始的时候一直盯着自己的脚不敢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地说希望能有个洋娃娃多陪陪她。

  今年暑假,实践团队队员们带着迟到了一年的洋娃娃再次来看望小琳玉。再次看到队员们的小琳玉完全没有了去年的拘束,表现得兴奋不已,对于小琳玉性格的转变队员们非常开心。小琳玉的妈妈告诉队员们说:“自从你们去年来帮她做心理辅导后,小琳玉整个人都开朗多了。今年能再次来看望小琳玉,我真是非常感谢。”小琳玉则爱不释手地拿着洋娃娃与队员们做起了游戏。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程群 通讯员 姜玮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