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派"教练潜心从事青岛校园足球工作7年多

2014-08-30 11:0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没有钱,没有奖品,只有拼搏和爱心!6个白天加夜晚,21名队员,5名教练,12场比赛,2座奖杯。”8月27日,带领青岛队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比赛的教练林继鹏更新了一条微博。今年30岁的林继鹏自己也没想到,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他在足球青训教练这条路上一走就是7年多。作为青岛市最早一批校园足球的践行者,林继鹏有自己的收获,也有无限感慨的无奈。“都说校园足球的未来很美好,但我觉得可能没那么乐观,没那么简单。”林继鹏说。

  待遇刚毕业时,辛苦一个月只有八百元

  毕业于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足球方向的林继鹏,是2006年7月开始担任校园足球教练的,算起来,他是个正儿八经的“学院派”。当时,林继鹏和其他三十多名教练都是崇鼎俱乐部的签约教练,他们基本都是不到25岁的年轻人,很多人都是冲着“儒帅”刘国江的名气来的。

  “那时候就是想跟着刘导一块儿搞校园足球,希望能培养出一些好苗子。”林继鹏说,这种业余俱乐部与学校签约培养的方式,其实更像是给校队或者说提高班请一个校外足球辅导员。这些校园足球的教练,相比于学校的体育老师有着更专业的技术和训练方法,但待遇却跟体育老师无法比。

  林继鹏一直不太愿意透露自己的收入情况,因为对于好面子的青岛小伙来说,刚毕业时只有800元的月收入的确有些“没面子”。“那时候也不是冲钱,就是有一股年轻人的冲劲,想做点事儿。”林继鹏说,就这么着,他最初带的小球员从小学升到了初中,有的还升入了高中。在这当中,因为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生活,很多年轻教练都选择了放弃,但林继鹏坚持了下来。

  今年30岁的林继鹏在去年有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为人父之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虽然据记者侧面了解,此时他的月工资已经涨到了2000多元,但对于家庭的贡献仍然是杯水车薪。做教练之余,林继鹏也不得不依靠与朋友合伙做点事情来补贴家用。

  “教练就是个良心活,一到下午,孩子们来了,就自然而然地要好好教他们。到了球场上,不会去想自己挣多少钱,投入产出是不是成正比。”林继鹏说。

  定位“梯队教练和体育老师的结合体”

  校园足球教练在中国其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最基层的足球普及者,又不能仅仅只是孩子王。“有点类似于教练和体育老师的结合体。”林继鹏说干了六七年之后,对自己的角色有了这样的评价。

  “学校里的体育老师,要照顾的面很广,不能只教足球,所以你也没法要求他们很专业。但是,对于校园足球来说,小学阶段其实是打基础的时期,如果这时候不能把正确的动作示范给孩子们,他们可能就会带着错误的动作一直继续下去,以后就会制约他们的发展。”林继鹏说,“同样的,梯队教练教的都是有基础的小球员,也不会去从零开始教小孩。所以,校园足球教练要承担的就是这个工作。”

  这一点,刚刚在潍坊结束的中国足协校园足球夏令营就体现得很明显,相比于多数由学校体育老师带队的参赛球队,青岛的两支队伍就显得更为专业。

  其实,除了在技术层面给小球员打好基础,更重要的还是关注他们的成长。“男孩子在从小学进入初中这个阶段,对足球会出现短暂的抗拒,这时候他们更为关注的可能是怎么吸引女孩的注意。碰到这样的情况,就得正确引导,不能回避,以此来刺激他们踢好球。因为这些话题,他们不会去跟家长或者老师沟通,但是跟教练,会更放得开一些。”林继鹏说,对于校园足球教练来说,还得掌握生理生化方面的很多知识,了解运动员的成长周期,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为了眼前出成绩就盲目练力量或者限制他们在技战术层面的发挥,这对小球员的成长都是十分不利的。”

  观念“踢球和上学一样,别有赌博心理”

  在记者采访林继鹏的时候,刚好有一位家长打电话咨询孩子的情况。孩子目前在鲁能足校,面临着能否进入U17梯队的问题。“家长很担心,觉得17岁要是踢不出来就坏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18岁 、19岁进职业队都是有可能的,不是说一棒子打死。”林继鹏说,“有些小孩长得晚,小学的时候可能还是个小崩豆,但是初中三年可能就会有很大的变化。这要是梅西在中国,是不是早就被认定踢不了球了?”

  而且,在谈到成才问题的时候,林继鹏也提出了一个观点。“很多家长把踢球当成是赌博,这种心态其实是要不得的。为什么踢球就是赌博呢?其实,就算不踢球,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上学上,也不能保证孩子一定能考上大学,再说,考上大学也不能保证一定有好的工作。并不是所有从小踢球的孩子后来都成长为职业球员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锻炼身体,培养团队精神,这本身就是一种经历,就是一种提高。就像一个高中生学的数理化的知识,有多少能用到以后的工作当中呢?但是,没有家长会觉得那些知识是白学了。”

  在青岛市开展校园足球的这几年,各俱乐部所面临的普遍的瓶颈就是“对接”。能够接收足球特长生的初中非常有限,而到了高中,市区就只剩下了66中,这也导致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前途有所担心。“当然,如果有相应的政策扶持,让这些孩子能通过踢球来上学,那肯定是很好的。但还是那句话,希望家长不要太功利,不要总想着通过足球去获得一些看得到的实惠,其实看不到的才是真正难得的。”林继鹏说。

  预期“未来是否美好,还得一步步走着看”

  校园足球目前在全国推行,其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孩子投入到这项运动中,锻炼身体的同时体会到这项运动本身的快乐 。很多人都在强调“玩”,但是在作为教练的林继鹏看来,足球毕竟是一项竞技运动,不看成绩也是不可能的,普及的同时也需要提高。

  “兴趣,乐趣,志趣”,在林继鹏看来,校园足球基本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最开始以游戏为主,培养他们的兴趣。慢慢地过渡到传接球等基本技术,让他们体会到足球运动当中的乐趣。再进一步,其中的一些孩子会希望把足球作为可以追求的事业,这就到了志趣阶段。”

  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校园足球似乎在朝着一个前途光明的方向发展,毕竟看上去现在全国踢球的孩子似乎在不断增多。“但是,有些问题解决不了,前途是否真的光明就不好说。”林继鹏说,“比方说,教练员的待遇问题,现在多数都是靠着俱乐部老板自己在投入。但是,球员的出口解决不了,那些花几千万买一个球员的职业俱乐部不愿意在青少年球员身上投入哪怕几万块钱,这样就导致培养他们的业余俱乐部难以有收入。单纯靠老板的一腔热血来投入,是很难长远的。”

  林继鹏承认,最近几年随着校园足球的开展,青岛有一批孩子正在成长起来。“选材的面要比以前广了,毕竟基数大了,但没有一个真正完善的体系,是不可能形成流水线式的培养渠道的。所以,校园足球的未来到底怎么样,还得一步步走着看。” 文/记者 嵇玲 图/林继鹏本人提供

  总局痛下决心,要搞好“三大球”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29日在体育总局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座谈会上强调,人民群众喜爱的“三大球”特别是足球,与我国竞技体育的辉煌成绩形成强烈反差,与综合国力不断攀升的大国形象很不相符,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力气”,努力做好足篮排三大球工作。

  刘鹏当日在座谈会的讲话中特别提出要“痛下决心,狠下力气,改革创新,努力做好‘三大球’工作”。他指出,体育总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振兴足球等“三大球”的殷切期望,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深化足球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研讨单项体育协会综合体制改革的试点思路和办法,今年初顺利完成了中国足协换届。进一步推进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努力构建联赛监管的长效机制,赛风赛纪进一步好转。

  除了足球,刘鹏在谈到中国篮球和排球的现状时表示,篮球项目提出从“负”开始,正视现实,立足亚洲,以国家队为龙头,以联赛、各级梯队、青少年发展为根基,整合全国资源,形成全国一盘棋格局。国家女排提出了“大国家队”概念,注重队伍的年龄梯次衔接,加强复合型教练团队建设。篮球、排球项目分别组织力量对联赛管理体制进行调研,拟定了改革方案。与教育部联合推出包括篮球、排球在内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资助开展青少年训练营活动,加强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广泛组织开展了篮球、排球项目的群众性业余竞赛活动。 据新华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