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不怕死亡怕被遗忘 9月3日,全国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意在提醒人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在77年前爆发的那场卫国战争里,中国军民奋勇杀敌,最终用鲜血捍卫了脚下的土地。如今,参与这段抗战的老兵们散落四处多已逝去,少数健在者也是耄耋之年。2日,记者走访平度 、即墨等地,听3位抗战老兵,讲述他们的抗战史。
从三都河血战中死里逃生 93岁的于星云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至今还保持着每天晚上看新闻的习惯。看到关于日本好战分子的新闻,他怒从中来,评价对方“净想着捣鼓些事儿。但我们现在不怕他们了。”于星云以一种自信的语气说。
1943年,22岁的于星云不顾母亲的反对,加入国民党山东保安独立第1旅,决心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于星云先是在离家80里地的三都河受训。训练要求严格,“4个钟头差一分钟也不行”。三个月后,于星云被分在第一旅二团三营,先后参加了两次对日作战。说到最著名的,要数参加了著名的三都河血战。资料显示,这是国民党军队在胶东与日军作战的最大一次战役。三都河防地位于即墨县城城北(今莱西县境内)距
青岛仅一百多华里,是当时伸向青岛日军的一把尖刀,日军早想拔除。
1943年8月,国民党山东保安独立第1旅,因收编伪军阎茂文团,致使该旅与驻即墨日军矛盾激化。9月初,日军秘密调集驻潍县、青岛、莱阳等地的部队,向该部驻地三都河运动。9月6日夜12时,日伪军形成对三都河的包围。7日4时发起进攻。 这场战斗持续了2天。战斗到最后时刻,于星云和三四个战友突出重围,跑了20里地,找到因养伤躲过战斗的战友,躲避了6天6夜,才敢回家。事后他才知道,三都河据点被日军攻占,保安第一旅伤亡1500多人,日伪军也有近千人的伤亡。
死里逃生后,于星云结婚生子,种地为生,过上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但腿里的弹片和胳膊上的伤疤一直提醒着他这段历史的存在。2004年,得知大儿子在三都河附近承包工程。他特地让儿子把他带到那里,站了很久。
除夕夜飞越驼峰出师印度 今年7月,89岁的
抗日老兵王建从新闻上看到习近平主席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站在习主席身旁的国民党老战士林上元是我的战友。”王建说,听到习主席讲这是全民族的胜利,他很高兴。
七七事变后,随着济南、曲阜的沦陷,王建在曲阜就读的学校停办。为了求学,他辗转天津、北平,最终考入山东同乡会创办的“私立山东中学”就读高中,落脚北平。一次偶然的机会,17岁的王建从同学那里得知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在秘密招募沦陷区的青年到前线去抗日。正读高三的他怀着一腔报国有门的热情毫不犹豫报了名。
1944年除夕,王建登上美军运输机。“真的是一种很悲壮的心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感觉。”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搭乘了五十人左右的这架运输机要飞越的不是一般的空域,而是气温超低、空气稀薄的“驼峰”喜马拉雅山。“虽然穿了棉衣棉裤,仍然冻得四肢发僵,手脚麻木,只能仰着头大口大口喘气。”
差点被冻僵的官兵,一下飞机迎接他们的是印度溽热的天气。“每天要吃种叫奎宁的药预防瘴气,浑身上下抹上防虫油。”在印度兰姆伽训练基地,王建被编入汽车兵团,接受了爬吊杆、翻山、爬树等强化训练。然而,一心想着上阵抗日的王建在训练中患上了致命的“瘴气”,冷热交替,浑身乏力。但幸运的是,王建用上了当时堪称“一针一两黄金”的盘尼西林,挨过了曾经杀人无数的热带疾病。
1945年7月12日,王建和编号为 CC281的车队接上级命令出发回国。到达昆明后,王建和车队本打算休整后再飞回缅甸继续输送物资,没想到8月15日日本投降的消息传遍全国。
把枪砸碎了也不投降 “高平路,长又长,公路两旁好地方,高粱谷子遍地长,到处是杀敌的好战场。”这是抗战中高平路(高密至平度)附近民兵们唱的歌谣,也是他们开展抗日斗争的生动描述。92岁的袁同义老人就是这些民兵中的一员。
这是一支在抗日军民中威望很高的队伍。“有仗就出去打。”袁同义说,民兵的武器装备差,基本都是在路上伏击敌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等游击战。但这也对日军有了很大的震慑力。
在他印象里,他参加的一场较大的战斗是在1944年,配合原八路军原胶东五旅十三团在离家5里地的堡上进行的一场战斗。“那场战斗很惨烈。”袁同义回忆,由于受到“黄皮子”(伪军)的出卖,民兵以及平南县唯一一个独立团三四百人都被围困。最终,在一个班12人的掩护下,大部分人突出重围。
战斗到最后,12人弹尽粮绝。“他们把枪砸碎了,就是不想让它们落在日军手里。有被刺死的,身上乱七八糟,浑身是血。”袁同义等人在战后回到战场,看到了如此惨烈的的一幕。
此后,袁同义以民兵的身份继续参加对日战斗,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直到1949年1月,母亲病重,他请假回家。不想部队南下,从此失去了联系。直到后来的战友来信,他才找到了组织。因档案丢失,袁同义却至今没能恢复身份。
“尤其是这两年,获得国家的认可,成了他的心事。”袁同义的儿子告诉记者,去年,寻访抗战老兵的志愿者找上门,听老人讲述抗战经历,送来了自制的纪念勋章,让老人觉得社会终于认可了他的价值。
文/图 记者 朱艳丽 见习记者 李兴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