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5日,我调任
青岛十七中任职报到,绿色的校园、热情接待的新同事、冒着假期酷暑加课的师生……,历历在目,难以忘怀。转瞬间八年将至,我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亲历了学校的成长,享受着学校、师生进步的喜悦。迄今,我已成为一个信心满满、倍感自豪的十七中人。
灵动美丽的校园
走进学校,是不大但开阔的广场、绿荫下的主干道、参天的雪松、茂密的树木、郁郁葱葱的草坪、幽深的林间小路。八年来,我和同事们循着学校固有的风格,逐年维修、改造、绿化、美化,添加文化橱窗、设施,完善着这个整洁、大气、绿树成荫的校园。同事们、学生们工作学习,办公室里伏案研读,教室内智慧碰撞,操场上健身,绿荫中轻声漫步,汇涓池畔嬉戏,鸟儿在枝头欢叫、跳跃,一幅幅人与校园、与自然映衬的画卷。夜间路灯下的校园,枝叶婆娑,花草悠然,安静舒缓,块块橱窗默默讲述刚刚发生过的故事。翻开昨天的记忆,校园里曾诞生了全国群英先进单位、岛城首批省重点中学、省规范化学校等荣誉,开创了致明班、福彩班、美术班的品牌和特色,取得国家、省市的科技文体等比赛数不清的奖项,摘取过高考状元。我常常戏说,若是回到当年,十七中一定是孟母苦苦寻找的落脚地。
六十年的校园,保存着历代十七中教育人的智慧与汗水、耕耘和荣耀;留下了数万学子的青春与情愫、懵懂和梦想;开启了数万少年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门户;镌刻着十七中人的足迹,还在继续书写新的历程。
好学敬业的同事
来学校不几天,我与在学校工作近四十年的张校长外出开会,路上说起对学校教职工队伍的印象,张校长脱口而出的是“老实、肯干”。在当今变革、浮躁的社会,这种纯朴、干事的品格着实难能可贵,她是学校宝贵的本色,是学校发展至今、持续进步的可贵资本。与老师们相处八年,我感同深受,还有更新的体会——“好学、敬业、进取”。六十年的办学,滋养了十七中老师学习、研究、踏实、奉献的传统,并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习惯。新课程实施、导学案推行、愉悦高效课堂建设、教学目标叙写、课后记普及、微课题研究,德育模式向研究型、育德型转变 ,生涯规划教育推广、自主管理模式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学生社团兴起,如此等等,都是老师们观念转变、专业能力提高的显性结果。老师们除了常规的读书、学习外,持续坚持教育硕士进修、积极参加省远程研修、赴高校短期学习、赴国内外考察取经,每次学习的机会,老师们渴望、兴奋、投入,并在工作中交流、尝试、运用,做课题、撰写心得,用智慧和勤劳托起学校的发展、成就学生的梦想。老师们朴素的爱生事例随处可见,关注课堂、关注学生从不懈怠;为经济困难学生默默送上钱、物不留姓名;对行为、学业偏差的学生个别辅导不计报酬;放弃双休日陪伴学生学习、深夜陪护生病学生、带家在外地的学生回家过节胜似父母;还有许许多多老师带病工作、产假不到就来校上课的事例;甚至青年教师婚礼第二天就到校上班也成为不成文的十七惯例。
还有我的管理团队,年富力强、个性各异,尽管有时为工作争论、坚持,但是大家的十七心结、图谋发展的志向不变。他们与人为善、纯朴正直、坦荡磊落,他们公正无私、锐意进取,与广大师生一起带来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快步前进、和谐发展,赢得了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信任和不断攀升的良好声誉。
多么可贵的教育情怀,多么美好的教育景色!
阳光进取的学生
这些年,国家、省市教育改革加力推进,自国家高层至基层学校、育人理念至教育行为转变快、落地多、效果明显。
为了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学校循着规律探索、实践。追求“真善美”的理念在学生的精神面貌、行为志向上有了直接的显现。淳朴无华的学校传统、优美大气的校园环境、和谐进取的校风,都给了学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了学生沉静自然、毫不做作、不事张扬、勇于争先的性格。注重当下发展、更为了学生一生成长和幸福,为了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更为了学生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素质培养。学生在规划人生、憧憬未来中明确目标、内生动力、主动成长。他们在经历、养成中逐步学会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续学习的能力,锻炼了不畏困难的顽强意志。日常管理、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大型项目、志愿服务、公益活动,都活跃着学生自主筹划、设计、组织、参与的身影。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在挫折中经受磨砺、学会担当,在成长体验中树立信心、享受青春花季的快乐。“做学生喜爱的老师、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学生的青春活力和学习激情进一步释放,教室内神情专注,活动中挥洒创意,操场上激情四射,校园里漫步徜徉。
“学生落落大方、彬彬有礼、阳光活泼、昂扬向上”,老师们每每这样称赞自己的学生,也是来过学校的家长、客人和社会对我校学生的共同评价。
处处感受的十七情结
单位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同就是所谓特色、传统、文化,十七中人溢于言表的十七情结,是学校魂之所在。
别样的学校传统,别样的师生情缘,别样的同学情谊,孕育了十七中人六十年一贯的学校情结,奠定了学校的辉煌和师生事业、生活的基石。师生的每一份成绩、学校的每一份荣誉每一点变化、每年招生高考的提升、忆起当年某方面的辉煌,老师们、校友们都喜悦、自豪,就连学校偶尔的徘徊,大家都心怀不甘。除了经常的校友回校、师生聚会,此次准备学校六十年华诞,老师们、校友们讲述了数不清的一家三代十七中人、兄弟姐妹均在十七中学习的“满门十七人”的经过。我参加过的聚会场合,只要有十七中人在场,必定会听到再平常不过的自报家门:“我是十七中的”、“我父亲是十七中的”、“我……是十七中的”,甚至偶尔搭乘出租车说要到达十七中,几次都有司机主动说起本人或其家人是十七中毕业的。这就是十七中人的学校情结!此次准备学校六十华诞,各届校友联络转告、送来珍藏多当年的物件、撰写回忆文章,有的出谋划策、建网站、设基金,师生出主意献计策,学校的第六十届学子毕业之际特意留下纪念日晷。新老十七中人同祝学校甲子辉煌。
这是十七中人做人的优秀品质,更是这所学校六十年成功办学的标志,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也一定会滋养出学校更加平实而又不平凡的未来。
六十年,一个甲子。在我们回顾、庆祝十七甲子华诞的日子里,更期待着十七中从此翻开新的篇章!
行政组 安伯贞(文章作者系青岛十七中现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