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完早饭后,老两口就坐在阳台上一起看报纸。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大喜日子两人才第一次见面。一对青年男女就这样
相敬如宾走过青年度过中年,相互搀扶着来到暮年。到2014年,87岁的赵士勋和90岁的谭惠庆两位老人已经相守相伴整整七十年。9月28日,在重阳节来临之际,记者来到位于崂山区劲松五路赵士勋和谭惠庆老人的家中,听他们讲述那些风雨同舟的日子。如果您有或者身边人有类似“老来伴”的温馨故事,请拨打96663,与大家分享一下夕阳红的美丽。
一个“一般化”,一个“挺糊涂” 赵士勋老人出生于1927年,老伴谭惠庆比他大3岁。1944年腊月,时年17岁的赵士勋和 20岁的谭惠庆结婚。二老皆出生于老潍县城里(现潍坊市区)的买卖人家,赵士勋的父亲做绸缎庄生意,谭惠庆家开酱园子,家境皆殷实。
赵士勋初中毕业后先是跟随父亲做买卖,后又进入私人开办的银号工作,不久被提拔到信贷科工作。谭惠庆上有三个兄长,是父母的小女儿。谭惠庆上过小学堂,两人在当时都算知识分子,但他们的婚姻也逃不出当时的封建传统约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人结婚那天才第一次见面。
回忆起70年前那场隆重的婚礼,赵士勋说对谭惠庆的第一印象是,“一般化,就是个普通人儿吧”,说完老人哈哈大笑。但其实从谭惠庆年轻的照片看,年轻时的谭惠庆长相端庄秀气。大家闺秀谭惠庆对赵士勋的第一印象咋样呢?“就是觉得他稀里糊涂的,什么也不懂”。谭惠庆出嫁的绸子绣衣,都是母亲带上老花镜,亲自配着彩线,监督着绣娘一针一线刺绣而成。枕头套上绣上一对白头翁,喻意白头到老,如今老人的愿望也实现了。
当时当地人管结婚头天叫“下筵房”,嫁妆摆了一院子。送嫁的队伍有二三十人,浩浩荡荡一直排了半里路,全套的家具,八十件春夏秋冬服装,仅绣花鞋就塞满了两抽屉。一桌面瓷器,一桌面锡器,都用大红绸子缠裹。结婚当日,谭惠庆坐上花轿,穿着黄色马褂的唢呐吹手一路吹吹打打,热热闹闹,风风光光进了婆家。
一个“不会过日子”,一个“不会挣钱” 当闺女时谭惠庆很少做家务,结婚后里里外外的活也都慢慢拾起来了。“我父母告诉我,到了婆家以后要‘早起晚困多干活’。”
婚后赵士勋的主要精力依然放在工作上,每天早出晚归,业务突飞猛进,每月还能挣120斤小米,逢年过节还加发福利,日子过得舒心如意。
1951年,因一心想着为新中国的建设出把力,赵士勋毅然辞了职,来到青岛报考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顺利录取。随后妻女一同来青岛安了家。
上世纪60年代,全国经济迎来一个相对困难时期,赵士勋和谭惠庆此时已有三女一男4个孩子,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条件比之前艰苦了不少。“想来我们就那个时候经常吵个架拌个嘴,就是日子过得太紧巴闹得。”谭惠庆说。
面对整天在单位忙得焦头烂额但月底却领不到多少薪水的丈夫,谭惠庆笑着嫌他“不会挣钱。”
当全职家庭主妇的谭惠庆,在当时居住的莱芜一路留下了热心肠的好名声。女儿赵瑞芳回忆,当时邻居一妇女突然在家里分娩了,产妇饥寒交迫,谭惠庆回家打了四个荷包蛋送到了产妇床前。“那时候我们这些孩子一年只有清明节才能吃上一个鸡蛋啊,但是母亲却教导我们:‘人要实,火要虚,好吃的给别人吃了留名,自己吃了填坑。骡马大了好,人大了不好,要谦虚。’”
这样的妻子,赵士勋笑着嫌她“不会过日子。”
“百善孝为先”是夫妻俩的一贯原则。困难时期,每月都会把10元钱的养家费连同请安问候书一同寄回家,从未间断过。
一个读书看报,一个虚心求教 老人相濡以沫70年,早就到了不可分离的状态。老人的儿女告诉记者,2008年父亲因为心脏不好要到医院安装起博器,母亲在家打点好住院用品,泪眼汪汪送到门口,老爷子回身说:“你在家多保重吧。”“后来母亲犯了气管炎住院治疗,第三天父亲柱着拐杖出现在病房床前,母亲一看到几天没见的老伴,顿时潸然泪下……”
如今老两口住在崂山区的大房子里,保姆负责家务,儿女每天轮流来照顾老人。平时两人最大的爱好就是读报纸看新闻,家里订了三份报纸,吃完早饭后,老两口就坐在阳台上,把一沓报纸一张张拆分开来,你看一张我看一张。赵士勋比老伴学问深,老伴有时看不懂或者有不认识的字,他就负责讲解。“人老了出不了门,但是从国家到地方的大事小情得了解,操操闲心。”赵士勋说。
二老如今早已四世同堂,大家庭和谐幸福。说起还有什么愿望,二老手牵着手相视一笑:“现在天天就像过年,日子过得一点遗憾都没有,如果非要说个愿望的话,那就希望我们都能多活几年,多陪老伴享享福。” 文/记者 景毅 图/本报记者 孟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