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玲在展示她培育成功的猕猴桃。
青岛已经培育出的黄芯、红芯、绿芯三种猕猴桃。
编者按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又到秋收时节,田野里一片片庄稼换上了金黄色的衣裳,果园中一棵棵果树羞涩地低下了头,码头上一条条装满鱼虾的船纷纷靠岸,喜悦写满每位劳动者的脸庞。
秋天是忙碌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久居城市的您,可还记得田间地头挥舞的镰刀,可还见过大海河道翻飞的渔网,可还想起挥汗如雨的劳动者。即日起,本报推出“不一样的秋收”系列报道,带读者走进田间地头 、渔港码头、科研机构,探访不一样的收获,了解不平凡的劳动者,展示一个不同凡响的秋天。
说起猕猴桃,人们第一印象都是产自南方甚至是国外进口,然而现在青岛本地也有自产的猕猴桃了。经科研人员多年努力,3个大类6个品种的猕猴桃在青培育成功并于近日丰收,亩产可达5000斤。猕猴桃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胶州、即墨等地率先“尝鲜 ”的种植户已经开始
获益。
探访
红黄绿三芯猕猴桃挂枝头 金秋十月,猕猴桃开始大批量上市,丰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让猕猴桃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誉。记者近日在水果市场走访时注意到,南方猕猴桃、陕西猕猴桃,甚至新西兰进口猕猴桃看上去甚是诱人,然而价格让不少想要尝鲜的市民望而却步。“这么好的水果要是青岛本地也产就好了,价格也不至于这么高了。”
记者采访获悉,市民的这个愿望目前正在变成现实。10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崂山北宅街道毕家村。“这就是咱青岛自己培育的猕猴桃。”农科院张翠玲研究员带记者来到试验田北侧的种植园里,眼前的猕猴桃与记者先前想象的样子差别很大,虽然名字里带个桃字,但猕猴桃苗木却与葡萄相似,都是藤蔓样生长,需要靠棚架支撑才能舒展开来。
轻轻翻开一片猕猴桃树叶,只见一串串或棕黄或黄绿的毛茸茸的猕猴桃挂在枝上,每一串少说有五六个果实,看上去甚是喜人。
记者注意到,种植园里的猕猴桃外观都有些差异,有些果实个头较大跟儿童拳头相当,而有些则比较袖珍仅比大枣大一点,有些猕猴桃表面毛少且短,有些则毛长且密。张翠玲解释道,光这一片种植园里就有三种不同的猕猴桃,按照果肉的颜色不同分别有红芯、黄芯和绿芯三种。
记者分别品尝了一下这三种猕猴桃,发现三种甜度不一,香气各异,但口感都非常好,吃后让人口舌生津。
了解
崂山野生猕猴桃成砧木 张翠玲介绍,青岛开始猕猴桃种植研究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农业部门提出南茶北移 、南桃北移的设想,南桃指的就是猕猴桃。”张翠玲说,也是在那个时期,南方的猕猴桃开始在北方铺开,这也促成了陕西成为中国猕猴桃之乡。
而当时青岛的农业科研人员也不落人后,青岛农科院的专家从外地甚至国外收集了大量猕猴桃苗木,开始在青岛的崂山、即墨、胶州等地试验种植,不过后来因为科研经费以及当时种植户对猕猴桃的接受程度有限,导致猕猴桃没有在青岛站住脚。
不过,科研人员让猕猴桃在青岛扎根的努力没有中断。上世纪90年代初,科研人员在崂山发现野生猕猴桃。“崂山野生猕猴桃的个头比较小,果木也多是匍匐生长,所以很不起眼,除了当地居民和常登山的人,很少有人见识过它的面目。”张翠玲说。然而就是这个不起眼的野生猕猴桃为外来猕猴桃在青岛扎根立下汗马功劳。
从2011年开始,猕猴桃引进青岛的科研项目获得青岛市科技局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科研人员分别从陕西、江苏、湖北以及新西兰等地引进16个品种的猕猴桃,为了让这些外来的品种尽快适应本地的土质及气候,崂山野生猕猴桃成了最佳“婆家”。张翠玲介绍,此后科研人员依靠崂山野生圆枣猕猴桃作为嫁接砧木,先后培育出3大类6个品种的本地猕猴桃。
特点
不结果?那是缺“男人” 张翠玲介绍,猕猴桃适宜在平原或山地种植,喜阴凉湿润的环境,但是怕涝怕盐碱地,宜种植于背风向阳、无晚霜危害、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微酸性沙壤土上。而这样的土质,青岛的崂山、城阳、即墨、胶州、平度等地都具备该条件。
张翠玲说,此前胶州、即墨等地种植户也在种植园里零星地种植几棵猕猴桃,发现猕猴桃确实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条件,但却少有人能收获果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搞清楚猕猴桃的性别喜好。
张翠玲介绍,猕猴桃属于雌雄异株植物,雌树负责结果,但需要雄树授粉,否则种再多的雌树照顾得再细心也结不出猕猴桃。“雌雄猕猴桃的科学比例为8:1,也就是说种8棵负责结果的雌树,就得有1棵负责授粉的雄树,这样的比例是最经济有效的。”
效益
亩产5000斤,胶州即墨已受益 张翠玲介绍,猕猴桃属于快速回报类水果,幼苗在当年春天种下后,次年秋天就会结出零星的果实,如果一亩地全部种植猕猴桃,到第三年每亩保守可以收获1000斤猕猴桃,而到了四年盛果期以后,亩产可稳定在四五千斤。
张翠玲给记者算了笔账,如果按照每斤猕猴桃售价15元计算,亩产5000斤销售额将达到7.5万元,而猕猴桃还有一大优势就是护理成本低,每年只需在春天喷洒一次农药并施肥,全年基本没有病虫害,一亩地的种植成本约在一两万元以内,如此计算下来,一亩猕猴桃可以净收益5万元以上。
张翠玲说,他们培育的这些青岛本地猕猴桃其实已经走出试验田,胶州和即墨已经有少量种植户开始涉足。记者采访获悉,胶州一位退休的干部就从事猕猴桃种植,他拿出4亩地中的1亩种植本地猕猴桃,结果几年下来,这一亩地的收益比另外三亩地的收益还要高。
■声音
青岛宜种植,但果农了解甚少 张翠玲介绍,猕猴桃原产于中国,是20世纪初驯化栽培成功的水果,至今仅有100余年的历史。猕猴桃果实肉肥汁多,清香鲜美,甜酸宜人,耐贮藏,深受消费者青睐。猕猴桃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达100~200毫克/100克果肉,有的品种高达300毫克以上,是柑桔的5~10倍,苹果等水果的15~30倍,因而在世界上被誉为“水果之王”。猕猴桃可以预防老年骨质疏松、预防动脉硬化、改善心肌功能、防治心脏病、预防癌症、延缓衰老、具有美容功效。因此猕猴桃是一种保健作用特别强的水果。
此前,一提起猕猴桃,包括一些果农都认为是南方品种外地品种,青岛并不适合种植。但青岛农科院的专家多年实践发现,青岛的土质及气候条件其实非常适宜猕猴桃生长。
猕猴桃适宜在平原或山地种植,喜阴凉湿润的环境,但是怕涝怕盐碱地,宜种植于背风向阳、无晚霜危害、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微酸性沙壤土上。而这样的土质,青岛的崂山、城阳、即墨、胶州、平度等地都具备该条件。
“种植户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冬天注意防风防寒,多雨季节注意及时排涝,克服了这两点,猕猴桃其实很好种植。”张翠玲说。然而,由于青岛本地没有种植猕猴桃的历史和传统,加上相关宣传工作不太到位,导致这么好的经济水果迟迟未在青岛铺开。
“很多种植户是靠经验种植或者跟风种植,我们以前也专门到一些村镇去推广宣传,结果吆喝半天也吸引不了种植户,多数人持怀疑态度,不敢尝试,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
■展望
从零星栽培稻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据专家介绍,我国是猕猴桃的发源中心,虽然起步较晚,但有充足的资源优势,所以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现已超越新西兰成为世界栽培面积第一的国家。猕猴桃在我国有三大产区:一是河南的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区;二是陕西秦岭山区;三是贵州高原及湖南省的西部 。而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和毗邻的宝鸡市眉县、安乐镇因盛产猕猴桃成为名符其实的猕猴桃之乡。
“种植面积第一但产量却不是第一,说明咱们国家的猕猴桃产业在质上还有差距。”张翠玲说,目前山东省包括青岛地区猕猴桃多是零星栽培,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同时,品种混乱,没有标准化的品种栽培模式,无法立足国内市场,更谈不上国际市场。
“现在淄博地区有千亩级别的猕猴桃种植区,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这也充分证明咱们山东有这样的条件,咱们青岛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市民对高营养水果需求较大,再加上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都市采摘农业的兴起,人们对猕猴桃的鲜食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在积极推广本地猕猴桃种植的同时筛选更优良的猕猴桃品种,进行产业化开发,让市民享受到本地优质猕猴桃,同时也为种植户增收创造一条新途径。”张翠玲展望道。
如果有种植户想尝试种植本地猕猴桃,可以联系青岛农科院猕猴桃专家张翠玲,电话:18661811673。 文/图 本报记者 景毅 徐新东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