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15日讯 (记者 孙飞霞 通讯员 王伟国)15日,
临沂市组织召开了临沂
临空经济区规划专家评审会,经过评审,临空经济区规划
蓝图基本确定。规划对临空经济区的战略、产业、土地、空间、交通等多方面进行整合研究,确定了“一个核心、两个引擎、三大平台、四大板块”的大结构,以打造国内一流的商贸型、智慧型、生态型临空经济区。
据了解,临空经济区规划期限为2014年到2045年,共分为三个阶段,即近期2014-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2031-2045年。规划范围东至东外环,南至长安路,西至东兴路,北至三和东街,总用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用地涉及凤凰岭街道、九曲街道、芝麻墩街道、相公街道、汤河镇、重沟街道。
基于临沂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临沂经济发展阶段及民航运输对临空经济现有支撑条件,专家建议临空经济区走“1+4”发展模式,即以航空物流为特色支柱产业,临空商贸、航空维修与改装、航空运营和临空高科技制造等为配套支撑产业体系。
据介绍,规划总体布局为“一个核心、两个引擎、三大平台、四大产业模块,以及23个功能单位”。1个核心为沭埠岭机场;2个引擎分别为机场客运枢纽、多式联运;3大平台分别为国际商贸、信息数据交流、创新研发;4大产业模块分别为航空基础产业、临空高端商务服务业、临空高科技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23个功能单位包括机场、航空物流区、临空商业服务区(3个)、临空国际商贸物流园、临空总部区、科技研发区、文化创意区、凤凰岭居住区、凤凰岭文化创意主题公园、配套公建区、临空高科技制造区、临空物流园(2个)、产业配套居住区(4个)等。
评审会现场,专家们一致认为,规划指导思想正确,规划思路清晰,技术路线合理,规划“一个核心、两个引擎、三大平台、四大板块”的大结构比较好,对产业结构发展、空间结构安排以及交通体系的规划切合实际。
临沂市规划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根据专家们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对临沂临空经济区的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并尽快报市政府审批。
解读①
空间布局划分为五大圈层 此次规划的空间布局思路是以机场为中心,将临空产业按照模块化进行空间布局,同时叠加临空产业系统、居住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交通系统、生态系统等,以临沂机场为核心,科学推导出临空经济区5层空间用地布局方案。
第一圈层 南北两侧分别布置航空产业区和多式联运区两大核心功能。
产业布局模型为多式联运物流区、航空物流区、航空培训区、航空维修制造区。
第二圈层 结合机场配套商贸服务区,并同南侧的经开区现代服务业园区形成L型的公建空间形态,功能融为一体。
产业布局模型为临空商业服务区、临空国际商贸物流园、电商体验区、临空酒店区、临空总部区、科技研发区、文化创意区、现代服务业园区。
第三圈层 将现状凤凰岭街道居住区同北侧相公街道居住区融为一体,并与西侧沂河滨河居住区相呼应,形成纵向功能带。
产业布局模型为凤凰岭居住区、九曲居住区、配套公建区。
第四圈层 将临空产业配套同经开区产业区、综合保税区、相公配套产业区融为一体,形成U型功能带并同机场临空核心产业衔接。
产业布局模型为临空高科技制造区、临空物流园、经开区产业区。
第五圈层 依托沭河构建生态涵养区并辅以滨河居住区,形成以生态为特色的功能带。
产业布局模型为生态涵养区、滨河居住区。
解读②
四大模块服务 特色产业集群 为了最高效利用机场跑道岸线资源,根据机场跑道与产业联系的紧密度、各产业间的关联度,本次规划提出将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进行模块化科学空间布局。
据介绍,以机场枢纽为中心,通过“T”型发展轴和交通干道,将临空经济区产业布局规划为航空基础产业、临空高端商务服务业、临空高科技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4大产业模块。
根据规划,航空基础产业模块主要布局航空物流、维修改装、总装、通航培训等产业;临空高端服务业主要发展国际商贸物流、总部经济、会展、信息与数据服务等产业;临空高科技产业模块主要布局航空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精密仪器仪表珠宝加工等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模块主要布局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内容。
同时,规划也指出,这四大产业模块的具体产业功能空间布局,可根据实际项目需求进行适度调整。
解读③
近期建设 即将全面展开
近期建设范围、用地规模 根据《河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和《临沂市凤凰岭街道总体规划(2012-2030)》中的建设用地范围,结合现状条件,将临空经济区东内环以西区域(不含第二跑道、远景航站楼等用地)、凤凰岭居住区、富士康一期用地、国际商贸园及北部临空物流园纳入近期建设用地范围。近期建设用地规模约38.87平方公里,占临空经济区规划总用地的55.3%。
近期建设重点 根据项目实施需要,将近期(除2014年外)分为2015-2017年、2018-2020年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2015-2017年)主要目标:70平方公里范围内快速路、主干路全部建成,东中环以西区域次干路全部建成;行政办公、文教体卫、社会福利等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初步成型;供水、供电、供燃气、供热、通信、排水、环卫、防灾等系统初步成型。
第二阶段(2018-2020年)主要目标:近期建设范围内道路全部建成;公共服务体系、交通市政体系基本形成。
本报记者 孙飞霞 通讯员 王伟国
[编辑: 张珍珍]